第一一四一章 乱命

——若非崇祯皇帝自缢而死,京师沦陷,随后清虏入关南下,朱聿键这个还算有点胆气和担当的唐王恐怕会被圈禁至死。

自那之后,不管朝廷多么困难,哪怕京师被围,朝堂之上也没人敢提允许民间自办团练人马或者让地方士绅起兵勤王的事情了。

“难道都督不曾听闻崇祯九年冬的那件废黜唐王的旧事吗?其实清虏入口京畿,前唐王朱聿键因为自行募兵北上勤王而被废为庶人,连同妻妾子女全部圈禁凤阳高墙至今。”

“自然耳闻过。”

“那都督又何必提出这样的建言?”

“前唐王是宗室,宗室自有规矩。民间举办团练,与其招募勇士北上勤王,还是有所不同。”

“都督也许是对的,但是天家亲藩尚且如此,民间士绅豪强又怎能获得授权,就算获得授权,既然有此先例,他们又岂敢造次?”

“呵呵,眼下是崇祯十五年,时移势变,沈大人姑且为之!”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都督公忠体国之心,沈某拜服,此间事了之后,必一力为都督争取。”

显然,对于杨振的第一个建言,这位兵部分司郎中其实很不乐观。

但是面对杨振执拗的建言,他也不可能继续予以否定,只能呈递上去并要为之辩护。

“那就多谢沈大人了!”

对于沈郎中表现出来的姿态,杨振先是表示了谢意,随后就提出了自己的其他建言。

“至于第二个,本都督不想干涉朝政,但是为朝廷计,有些话却不得不说,沈大人也是知兵之人,肯定知道,自古兵家有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希望沈大人将我的话带给陈本兵,不要急着催促孙军门的秦军与闯逆决战。须知悬在敌人头上的刀,才最有威慑力,一旦砍下去,结果难以预料,且一旦孙军门失利,则中州局势恐将无法挽回。”

“都督所言甚是,沈某必定将话带到!”

“还有第三个——”

“都督请讲!”

如果说对于杨振建言的第一条,沈迅的心中还有一丝丝疑虑,担心杨振那么说是为了方便他自己大肆收编中州地方民团队伍的话,那么听了第二条,他已经没啥疑虑了。

就在他这次渡海前来杨振军中之前,他已经收到了一些小道消息,说登莱援剿先遣军在归德府,更远到兖州府一带,大肆收编地方乡勇民团。

甚至一些散兵游勇、土寇山寨,都摇身一变,成了登莱援剿先遣军的一员。

当然,这不能怪方氏父子不守规矩,谁叫人家能够拿得出粮食呢?

其他各部人马倒也想大批收编那些地方民团,可是你有多余的粮饷吗?

就算有,可你愿意冒着风险自掏腰包救济那些乡勇民团吗?

这就是差别。

杨振一系人马不仅有钱粮,而且有胆量。

所以,当他一开始听到杨振提起放开民间团练的时候,他一度怀疑杨振夹带私心。

但是现在看来,似乎是他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