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发薪

在下班之前,唐植桐就颠儿了。

今儿有正事要干,得去找一趟徐卉。

刘张氏啊,还真是让桉子牵肠挂肚呢,呸!

等唐植桐来到街道办的时候,徐卉正收拾东西准备下班。

“你再晚来两分钟,我就下班了。”徐卉一看是唐植桐,笑眯眯的将包放下,指指前面的凳子说道:“来,坐下说。”

“嘿嘿,我不耽误徐阿姨下班,就两句话。”唐植桐知好歹,站着把刘张氏的事情说了一遍。

“嗯,谢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派出所的同志昨天跟我说过,他们也有这种怀疑,只是没有证据。等月底吧,月底要统一换粮本,到时候一看斤两就知道了。”按理来讲,只要不跟街道闹着补粮票,街道是不用管这些的,但派出所不一样,对破案率、治安案件数量都有要求,肯定不乐意看见有人故意捣乱。

“好嘞,那我就放心了。哦,对了,我们当时都是借给她的粗粮。”唐植桐临走前又补充了一句。

屁颠颠的回到家,唐植桐先把厢房里的炉子升起来。

这年头天气预报略等于无,老百姓家也没温度计啥的,气温只能靠观察及自身感受来估摸。

这阵子的最低温度肯定都在零度以下,因为唐植桐见天早能在窗户看到冰花。

冰花犹如大自然的小精灵所画,即便是同一块玻璃,每天的图案也不一样。

尽管冰花很漂亮,但依旧挡不住小孩子进行加工再创作的玩乐心,一般会通过哈气或用手指头暖化的方式进行。

比如凤芝,一大早起来脸都不洗,站在窗台边哈气练功,没少因为这个挨张桂芳的巴掌。

炉子升起来,唐植桐又下了一趟地窖,今天烤白薯,加个餐。

按照定量吃的日子不好受,尤其是他还年轻、精力旺盛、新陈代谢快。

洗把手,唐植桐回到正屋炒菜,今儿依旧是白菜。

“妈,你说咱蒸米饭或者蒸窝头的时候,往里面多加些水会怎么样?”唐植桐一边炒一边跟张桂芳搭话。

“那能好吃吗?水唧唧的。”张桂芳想象一下,摇了摇头,补了道:“糟蹋粮食。”

“您老说的对,我也这么觉得。要是有人说往里面加水,您可别学,咱不费那个事,有那个工夫还不如躺着歇一会呢。”唐植桐提前给张桂芳打预防针。

唐植桐不想吃水尿巴汤的主食,如果不提前打招呼,估计等市面宣传开来,张桂芳肯定会被带偏。

现下报纸、及街道面,说话还是很管用的,老百姓信这。

“我有那么傻吗?人家说啥我信啥?”张桂芳从碗柜里拿出两个盘子,预备着让儿子盛菜。

碗柜年龄比凤珍年龄稍微小一点,表面已经斑驳,但胜在结实,再服务个二三十年也没问题。

对于亲妈的表态,唐植桐笑笑,没吱声。

双蒸法一旦推广起来,会成为一种潮流,跟风的不在少数。

唐植桐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除了增加暂时的饱腹感以外,对身体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会增加肝肾负担。

本就没有多少脂肪打底的身子,会在跟风双蒸法、增量法以后,加速水肿的蔓延。

当然,双蒸法、增量法并不是水肿的根本原因,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碳水、蛋白质补充才是。

“哇,好香啊!哥哥,你炒菜了?妈,你买到枣了吗?”凤芝放学回家,一进门,一句话问了两个人。

唐植桐没回妹妹,炒没炒菜,看不到吗?

“买了,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尽管张桂芳嘴这么说,还是将枣拿出来放在八仙桌,拿出一个塞给女儿:“今天只能吃一个。”

“嗯,嗯。”凤芝急不可耐的把枣填进嘴里,然后跑去放书包,写作业了。

唐植桐拿起炉盖盖在炉口,然后将炒锅蹲在面,小王同学和凤珍还没回来,这样做能有效的保温。

“妈,多少钱一斤?”唐植桐走过去扒拉了几下,张桂芳买到的伊拉克枣是用报纸包的,里面还有麻线丝、草棒之类的东西,比叶志娟第一次买到的卖相差不少。

“一毛四。”

“还行,不贵。没有去核的吗?”唐植桐点点头,价格跟小王同学次说的差不多,还便宜了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