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诗经为木

弘未来人生 酉悦沐 2581 字 1个月前

时间荏苒,岁月如梭,时间来到了2016年,在出版了《易品三国》之后,我开始逆流而上,追根溯源,筹备《易品东周列国》的出版。

我的外祖父叫邱树仁,一生喜欢两本书,《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最主要的,我从外祖父身上,认识到了隐士的身影和特征,后边会涉及。

《易品东周列国》那可是大餐,需要熟读诸子百家,史记,春秋左传,战国策,五经。

在《易品东周列国》出版过程中,又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定之方中》是《诗经·鄘风》的一篇,全诗内容如下: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 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卫国的文公在楚丘营建宫室的情景,以及他在占卜后前往桑田查看的过程。诗歌还赞扬了文公的品德,最后描述了文公拥有众多良马的景象。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卫国文公的治政理念和兴国之象。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大意是:定星在夜空正中时,开始在楚丘建造宫殿。通过日影来测量,楚地的宫室便动工。种植了榛树和栗树,还有椅树、梧桐、梓树和漆树,将来可以砍伐用来制作琴瑟。登上那座高大的土丘,远望楚丘。看到楚丘和堂邑,以及景山和高大的山丘。下到田地里观察桑树,占卜结果显示吉祥,最终一切都会好起来。好雨已经落下,命令那些管车的小臣。一大早就驾车出发,休息在桑田里。他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内心深厚且诚实。拥有三千匹良马。

《定之方中》全诗分为三章,每章七句,分别描述了卫文公在楚丘营建宫室、规划城邑和劝农桑的情景。诗歌的主题是对卫文公的治国理念和成就的赞颂。通过对卫文公不同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他作为君主的智慧和德行。

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天文与地理的测量:诗中提到“定之方中”和“揆之以日”,反映了古人对天文地理的精确测量和应用,象征着国家治理的科学和理性。

树木的象征:种植的榛栗和椅桐梓漆等树木,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美化,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长久之计。

诗歌的历史背景:

卫文公的背景:卫文公在位期间,卫国经历了战乱和重建,他的政策和治理使得国家逐渐强盛,成为后世赞颂的对象。

诗的创作时期:该诗创作于卫文公晚年或逝世之后,是对他在位期间政治功绩的追忆和赞美。

其实,这段故事也是离不开齐桓公的。

齐桓公,名姜小白,是齐国第十六位国君,也是春秋五霸之首。他在位期间,推行管仲的改革政策,加强军事力量,以“尊王攘夷”的策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得齐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他的统治下,齐国不仅成功进行了内政改革,还通过多次的军事行动巩固了霸主地位。

卫懿公因为好鹤而荒废国政,导致卫国被狄人攻击,几乎亡国。在这关键时刻,齐桓公的行动具有重要意义。他不仅派遣军队支援卫国,还在黄河南岸的楚丘帮助卫国建立新的都城,鼓励之前出逃的卫国人回到楚丘,使卫国得以重新建国。这一事件被称为“存邢救卫”,充分体现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战略思想,也显示了他作为霸主的责任和担当。

齐桓公的帮助不仅限于军事行动,还包括对卫国的全面扶持。卫文公继位后,继续向齐桓公求助,并得到其大力支持。这包括提供资金、物资以及人力帮助卫国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此外,齐桓公还鼓励其他诸侯国给予帮助,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援助网络,加快了卫国的复兴进程。

综上所述,齐桓公对卫国的帮助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单纯的军事援助,更涵盖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支持。这些举措不仅帮助卫国从灭亡的边缘恢复过来,也进一步巩固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使其在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之所以要引入诗经,因为我们发现,诗经和建筑风水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堪舆学中的名篇名着作者为卜应天的《雪心赋》说:有其意,无其辞。这个故事就是代表之一。

卫国的首都最初是朝歌(今河南淇县),后期迁至楚丘(今河南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和野王(今河南焦作市沁阳)。

卫国,作为周朝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周武王的弟弟康叔被封为诸侯,建立卫国,定都朝歌。朝歌不仅是卫国最初的首都,也是殷商末期四代帝都,文化和历史底蕴深厚。朝歌作为卫国的首都长达约400年,直至公元前660年,因为狄人入侵,卫懿公被杀,卫国被迫迁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