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千里战线

城破后。

王鹰在千军万马中小试岳王枪之威,直接挑杀想要突围的守城主将。

元氏兄弟也有英勇表现,最先冲锋入城,数十斤的双锤和狼牙棒杀得陈军人仰马翻。

李药师在乱战中推开郧国公,惊险躲过敌军冷箭。

说起当年的战事,全在笑谈中,已经没有了战场上冷血残酷的气氛。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当年的小屁孩如今都成先锋将军了……”

韦孝宽看着朝气蓬勃的李药师,仿佛见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郧国公老当益壮,威风不减当年,在您面前,吾等永远都是孩子!”

你看看,这就是现在的李药师,谁还敢说他情商低,不会做人?

比起历史上不善言辞,不善交际,只顾攻城拔寨,所向披靡的“军神”,性格有了很大的不同。

“你这孩子……”

韦孝宽笑颜逐开,心里很是受用,对他的喜爱溢于言表。

这几年来。

他也在有意栽培小李靖,把自己一生积累的军事经验悉数传授。

李药师神童之名也不是虚的,显露出了军事方面的天赋,一点就通。

能得到“大周第一战神”的指点,那是多少青年才俊梦寐以求的事情。

何况韦孝宽毫无保留,倾囊相授,说是他的关门弟子都不为过。

第二天。

李药师率领三万军队返回扬州。

行军总管王鹰、元威率军两万南下庐州,与当地驻军合兵一处,训练待命。

本来,宇文衍想把行台南移至庐江城,滕王,韦孝宽,王鹰等人均竭力反对。

那里离长江太近,一旦战事不利,遭陈军围困,后果不堪设想。

小皇帝无奈,只得作罢。

十月底。

中路行军元帅王轨抵达江陵,原西梁主萧琮与他同行。

小皇帝的这个大舅哥放弃皇帝名号后,被封为梁国公。

宇文衍让他做了王轨的元帅府长史,刷上一波军功,也算是对他纳土归朝的额外赏赐了。

他是土生土长的江陵人士,对荆州之地最为熟悉,于军事行动也是有所帮助的。

另外。

元胄所部到襄阳后改走水路,坐船沿汉水顺流而下,直至江夏汉口(武汉)。

长江上游。

杨素所率的西路大军也集结完毕。

自此。

一条西起巴蜀,东到大海的千里战线形成。

三路大军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就在大周兵锋所指,陈朝江山社稷岌岌可危之时。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