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历史上的李二凤,想给儿子们娶五姓七望的女子而被嫌弃。
但,如今的朝堂局势今时不同往日。
世家贵族的傲骄,不知不觉间被当朝皇帝给碾成了碎渣。
当皇室宣布太子妃人选乃小门小户的书香门第女子时。
这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就像被无情抛弃的捞女一样。
幽怨。
失落。
愤恨。
无奈。
各种情绪交织,五味杂陈。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短短二十余载,世道怎么就变了?
更让世家贵族忐忑的是。
三位老国公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举动。
王家,颜家,乐家宣布举族迁居海外。
王轨的儿孙去倭奴道。
颜家迁往南洋。
乐家更狠,直接搬到南瞻部洲道拓荒去了。
消息一经传出,引发的轰动不亚于东突厥亡国。
就在朝野内外的关注点全集中于此时。
吏部多名员外郎被处置。
万年县县丞柳絮犯下行贿弄权,媚上凌下,打压同僚的罪行。
被一撸到底,直接丢南西洲天府郡。
给那里的土着进行思想开化教育去了。
王冲对于下属行为未加制止,默认其所为。
视为从犯,免除县令之职!
与此同时。
擢升主簿魏陶为万年县县令,兼任皇家学院博士。
特聘魏老爷子为皇家学院国学教授。
太子的丈人直接从主簿到县令。
朝堂文武百官没有丝毫异议,甚至觉得给的官太小了。
……
“郯国公,临国公,义国公。”
“你们这是不给朕一点退路啊……”
两仪殿茶室。
三位老国公致仕后再次进宫。
当初,皇帝给他们特赐腰牌,赐予随时进宫面圣的恩遇。
“陛下,老臣心里明白得很。”
“当初若不是您指名要我,臣或许早已成一堆白骨。”
“何来如今的名望地位,荣华富贵?”
“吾皇志存高远,乃神州之州,华夏之幸,臣等之幸!”
“神州太小,容不下伟大的华夏民族。”
“东土一隅,撑不起陛下的鸿鹄之志。”
“臣已是将死之人,愿举族化作华夏文明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