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武侯祠

走出武侯祠,郑荨正准备招呼人上车回酒店休息,忽然就见一头缠白巾,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老人进入武侯祠

郑荨示意众人看去,然后开口介绍,“诸葛丞相在蜀地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享有崇高的地位,您将中原文化带到边疆地区,有力推动了西南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西南诸多少数民族都记得您

很多西南少数民族在讲述自身民族起源传说时,将民族历史谱系与诸葛武侯您联系在一起

例如在傈僳族的传说中,为了南征胜利,您安排工匠制作威武的泥人,将其置于阵前站岗放哨,以吓退敌军,在您班师凯旋后,这些泥塑人主动留下戍守边疆,而傈僳族人就是这些泥塑人的化身

而在基诺族的传说中,他们的祖先是跟随您南征的战士…

彝族的火把节也有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您帮助百姓打败了大鬼主后,发现当地人都吃不上米饭,便派士兵往这里运稻谷,但运稻谷的人马不慎在森林中遭遇瘴气,死了不少士兵,于是村寨的男女老少每人点起一束火把,到森林中去迎接将士们的到来,火把赶跑了瘴气,也赶跑了森林里的毒蛇猛兽…

傣族的泼水节也与诸葛丞相您有关,相传您南征来到傣族聚居地后,帮助傣族人民除贪官、建家园,还留下“想长命,水冲凉,草棚矮,住高房”的锦囊妙计,傣族人民按照您帽子的样式盖好房子,并且按照叮嘱经常冲凉沐浴,之后就发展成了泼水节,同时傣族子民为了纪念您,在泼水节晚上,人们还会燃起“孔明灯”!

还有您不忍心见苗族人光脚上山,便教他们编草鞋,帮助羌族开荒务农,送给白族蔓菁籽种,种出了诸葛菜,赠予基诺族祖先茶籽,让他们以种茶为生等等

以及佤族的《卡瓦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自昔远祖,世受中国册封,固守边疆,迄今千数百年,世传弗替。不但载诸史册,并现尚有历朝颁给印信可资凭证。我卡瓦人民,虽属云南极边夷族,未受中国文化教育之薰陶,致语言文字殊类各异。但男勤耕芸、女重纺织,日作夜息,自力自食,则与汉大同而小异

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作英殖之奴。虽剩一枪一弹一妇一孺,身可碎而心不可渝也。今而后,本自决自御之精神,置死后生之决誓,何惧强敌野心之侵略!”

郑荨说完《卡瓦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的部分内容都要哭了

“公元225年,当时居住在葫芦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与诸葛武侯签盟,表示归顺蜀汉朝廷,并发誓镇守边关,永不反叛

佤族子民尊您为阿祖阿公,这一盟约,他们世世代代都在遵守,刚刚这告同胞书,是蜀汉灭亡1700多年后,即1934年英军进攻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以“阿祖阿公”的名义组织佤族武装进行抵抗时的发言!

在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他们给主席去信,信中,他们表达了对归属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他们问,祖国是否不再需要他们?

这封信,不仅仅是一纸书信,它是佤族人民心中最深处的呼唤,是他们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而中央给的回复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民族,会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如同一缕春风,吹散了佤族人民心中的阴霾,给予了他们希望和信心!

1960年,中缅两国签订了新的条约,班老、班洪等地重归祖国,1961年,中国政府对这些地区进行了接管,佤族人民终于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等待,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听完郑荨的诉说,在场的人无不落泪,就连刚刚重新与大部队汇合的曹魏,东吴君臣也忍不住掉下眼泪

曹操看向诸葛亮,最后叹气上车,抛开其他一切不谈,诸葛丞相是比他曹丞相做得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