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吃尽苦头,周应秋

魏忠贤很幸运,在南京城陷落的那一刻他成功的逃了出去。可是南京六部,大大小小上百位官员,又有几人能这样幸运,在数千骑兵的拼死掩护下,在城池陷落的最后一刻冲了出去。

都说最无情,读书人。可是最有情义的,往往也是读书人。历史上明朝陷落的时候,有卑躬屈膝,摇手祈降的阁老;可是在这片以忠孝传家的中华大地上,也有如张煌言,史可法,阎应元这样敢于以死报效大明朝,以死告慰祖宗三百年江山的英雄。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从未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从来不缺有理想信念,为了追究心中的那一份执念,愿意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人。

征服一个人的肉体容易,可是想要征服一个人的内心,几乎是不可能。

南京城陷落的那一天,就像是陈荐这样,敢于怒骂朱常洵的大臣比比皆是。南京城的书院里,这里每一个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

这一次尽管东林的骨干,江南人心中的大儒杨涟,陈于廷,王允成……都站了出来,为福王继位的合法性,为这场兵乱的合法性进行宣告。

可是人心是一杆秤!

在场浩劫之中,被复社士子扭送到南京的左光斗,第一个死了。当着朱常洵的面,他一头撞死在了南京奉天门口玉阶上。

南京城里,那些平日里被文官门黑成“三姓家奴”的阉党成员,他们竟然在这样关系到自己生命和前途的时候,选择了一条与江南士子,平日里了解不同的一条路。

善于曲意逢迎,放纵君王,只为追求自己权利的阉党,在这样一次关键是选择中,毅然决然的站到了远在北京的皇帝那边。

昔年太祖靖难之役,不过只是扫清了方孝孺这一“腌臜”的文官团体,后世的史书上为这位,更是刻意逢迎的方先生,塑造出了一个坚韧不屈,敢于直面死亡,堪比“于谦”的大儒形象。

朱棣虽然早已经死了,可是仅仅只是一个方孝孺便让后代的“孝子贤孙”们,不停的把这位明成祖拉出来一次次的“鞭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