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来了吗?如来

起初,本来是善导大师找他讨论的,当然,也有小小的炫耀佛法高深的意思,只可惜找错了人,

结果到了后面,二人信交,逐渐变成每次都是欧阳戎单方面从各个角度信手拈来的输出,善导大师能说的话则是越来越少,只好开始负责顿悟,有些乍舌的拍起马屁,这话倒是如滔滔江水般不缺,还夸明府有“大慧根”,惹得年纪轻轻就已十八的欧阳戎奇怪,大师是怎么知道这事的?

说回来。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所谓三句义,是一种表达式,其在金刚经等佛门经文中频繁出现。

是一种肯定的同时、又否定的句式。

例如金刚经中,一句经常出现的话……如来说世界,既非世界,是名世界。

大致意思是:如来说有一个世界,不是世界,它叫世界。

听起来很矛盾,像是一个文字游戏,装神弄鬼。

但可以稍微结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境界来理解。

虽然并不全对。

在眼下静心的欧阳戎看来,佛门三句义触及的问题更深,

涉及到一个关于世界本质的问题……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实体?

若还是在前世考研的时候,欧阳戎会斩钉截铁的点头,当然有实体了,物理学不存在了是吧,世界不是实体是什么?

可是来到这方世界后,他接触到练气士的存在,他亲眼目睹了世界万物皆拥有的“气”的神话法则。

对于以往认知里,儒释道三教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中的概念,欧阳戎有了新的理解,开始思索回顾。

再看金刚经三句义。

第一句话,如来说世界。

佛是说有一个世界,但你千万别把这个世界看成实体。

第二句话,即非世界。

如来立马否定掉了这个世界是实体的存在。

而第三句话,是名世界。

否定掉了世界作为实体,但是你又不能把世界直接否定掉,否则怎么解释当下我们所见所感的万事万物?

所以,它依旧是一个世界,但不是实体构成,

释迦摩尼认为,它是由“缘起”构成的,但本质是空的。

万事万物,自性本空。

那么能让人所触所感,又是怎么来的呢?

是由因缘聚合而成。

也就是缘起。

缘聚而成的事物,也会缘散而离。

所以才有——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这就叫缘起性空。

它是一个佛门各宗广泛接受的重要概念,若是不承认这一点,那就不是佛门宗派了。只是各宗对“缘起性空”的解读,方向侧重各有不同罢了。

同样,若是不同意“缘起性空”这一点,那就不可能理解大部分的佛门禅语。

看佛经会一头雾水,觉得不像人话,封建迷信。

例如当初地宫醒来,鹤氅裘老道突然问欧阳戎的。

何为圣谛第一义?

他答了廓然无圣。

但是当时的欧阳戎,只是逻辑上的理解,远没有现在这般深刻。

地宫内,默默嗅着空气中漂浮的佛寺檀香,欧阳戎沉默良久,突然转头朝呆呆枯坐的秀真道:

“说来可笑。

“睁眼来到这座地宫前,我从不相信什么缘起性空,不相信什么缘生缘灭,直到后来,在千百般期待下,我兑换了归去来兮福报。

“在发现我永远也回不去的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缘起性空。”

他摆了摆手中青铜假面:

“以前一直坚定认为、理所应当永远存在的考研、亲情、家乡……在福报揭示的那一天,我知道它没了。

“回过头来,我突然明白这一项一项曾经生活里的条条框框,本质上全都是空空如也的。

“在经历了绝望狂怒、心如死灰、迷茫无助之后,我捡起这副阿山留下的面具,重新戴上,那天是新的缘起。

“我也开始深知,遇见的小师妹,遇见的婶娘,遇见的六郎,遇见的阿青一家、离闲一家,等等等等,这些正在进行的因缘情感,它们本质上一样,也是空空的。

“所谓缘起则生,缘散则灭,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但是,不知大师,你说,我能因为本质是空空的,就幻灭虚无,隐世遁空,去消极否定这些已有的吗?”

不等秀真回答一句“不知”,欧阳戎自问自答:

“不。

“应当更珍惜才对啊。”

呢喃青年低下头颅,轻轻戴上面具,怀抱琴盒,站起了身:

“不知大师,下次来看你。缘起性空,我与你有缘,与地宫有缘,与两次守我苏醒的绣娘也有缘,缘才是最重要的,期待下次。

“再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