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借题发挥

不过,这也是权宜之计。

历朝历代,吏治都是重中之重,整顿吏治,也是难上加难。

毕竟,吏治涉及到的利益太多了。

乡党、同年、南北派系、学术派系、政治同盟等等,都和吏治息息相关。

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准确的切入,是一门艺术。

而杭州市舶司桉,恰好给了李杰一个极佳的借口。

此前积累下的威势,今天的特殊,如此种种,再也找不到比今天更好的机会。

故此,李杰才会打破常理。

「陛下,臣为百官之手,杭州市舶司发生如此答桉,臣难辞其咎!」

「臣请陛下治罪!」

李杰摆了摆手:「寇相今年刚刚归朝,胡则桉,与卿无关,不过,卿之所言,亦有几分道理。」….

「便罚铜吧!」

「谢陛下隆恩!」

寇准微微一拜,继续配合着表演。

「此事无须再提。」

「寇卿历经三朝,敢问寇卿,该如何杜绝胡则桉重演?」

听到这话,寇准默然许久,在旁人眼中,寇准似乎是被官家给难住了。

这很正常。

吏治,向来是千古难题。

治的好,百官怨怼,治的不好,国家动荡,如此烫手山芋,不是大毅力,大恒心者,谁敢轻动?

寇准今年已然六十好几,半截身子都入了土,怎么看都不像是敢动吏治的人。

动了,他便是和天下百官为敌!

不动,又有违圣意!

可谓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良久。

寇准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极为肃穆的往前踏了一步。

「臣以为,当内外兼并,双管齐下!」

「内者,当更易考课之法。」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的反应不一而足。

考课,即对于官吏工作的考核,可以理解为后世的kpi,考课的结果是官员仕途升迁的重要参考。

《尚书·舜典》记载,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自春秋战国起,考课制度初见雏形,历经秦汉、魏晋、隋唐,及五代至今,考课制度逐渐完善。

宋初,天下初定,太祖承袭前代之制,定下考课之法,以劝课农桑、户口增益、剪除盗贼为要,考定地方州县官。

太宗即位后,赵光义进一步完善考课制度,彷照唐朝三等九级制度,将官员的功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以等第定忧虑,明黜陟。

然而,到了真宗咸平年间,考课制度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