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先占为王,怪不了我!

不过,星斗一号要解决的问题挺多,项目组科研人员遇到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就连沐阳也头痛。

有技术资料是一回事,能不能研制出来又是另外一码事。

大脑:“我会了!”

手:“不,你不会!”

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沐阳考察看电池项目组,再考察卫星项目的其它科研小组。

目前进展还行,估计五月份能出样品,六月份调试,七八月份能与星空一号进行大组装投入使用,还能赶得上火箭真正发射到LEO。

从2008到2016年,近八年的等待,今年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

航天发展说快也不快,但基础打得好,与别人的不一样,星海集团这是要无视气候变化、高载荷、稳定回收火箭等多复杂技术,每一项都是世界首创。

选个好天气再发射火箭?

NO!

发射到LEO只有十几吨?

那肯定不行!

火箭回收?

好吧,这个是借鉴马丝克的,谈不上首创。

问题是,SpaceX的太空公司也没真正做出来。

按照历史的话,spacex火箭回收第一次成功是在2015年12月22日,直到2016年4月8日SpaceX首次成功实现海上回收“猎鹰9号”火箭。

现在被沐阳折腾一下,也不知道被推延了多长时间,但肯定也是在研制,就看谁先实现了。

所以,沐阳说火箭回收技术就是星海集团首创的,不脸红!

况且,我的比马丝克的火箭回收技术先进呀!

……

几天后,

2016年2月22日,正是元宵节。

马丝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宣布了卫星互联网服务的计划。

SpaceX计划将约1.2万颗通信卫星发射到轨道,并从2021年开始工作。

这一项目被命名为“星链“(Starlink)。

项目概述了有关星链项目的更多细节,包括将提供电话服务、语音通话紧急备份服务以及参加Z府Lifeline计划为低收入者提供更便宜的电信服务等。

第1期的4408颗卫星在550千米轨道运行,主要采用Ku、Ka频段,单星通信容量20Gbps,全系统数据吞吐量为100Tbps。

第2期的7518颗卫星在340千米轨道运行,在1期的Ku、Ka频段基础上增加了V频段。

第3期的30000颗卫星,在Ku、Ka、V频段基础上增加E频段,可用带宽增加了3倍增强了系统容量。

马丝克公布这一个公告后,他很得意:先占为王呀!

这不怪我呀!

我可是按照规则办事,有本事你们也搞星链,我们的火箭回收技术很快就要成功了!

……

公告一出,全球轰动,议论哗然。

太突然了!

消息传到桦国内,反响激烈,像门户网站网一报道评论区议论鼎沸。

“这卫星发射高度不是三万多公里吗,怎么是在几百公里处?”

“几百公里处那是近轨道,三万多公里处的是地球同步卫星。”

“好像三万多公里的同步地球卫星也是通信卫星吧,而且仅需求3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了,为什么不直接发射到三万多公里?”

“3万多公里的距离信号衰减严重,卫星需要直径十几米的巨型天线,造成了通信延时,信号从地面发送到卫星,在传回地面需要240毫秒,如果在500公里的轨道,仅需3.3毫秒就可以了。”

“凭啥这个老外能占完资源空间呀,国际没有分哪国占多少吗?”

“楼上的就不懂了吧,国际电信联盟对轨道和频谱获取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就像登月和小行星采矿一样,你牛比,你就去获取。”

“谁牛比谁就占领,说到底就是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科技的话语权。”

“哎,星海集团也搞火箭发射,前段时间不是曝光了在运输火箭嘛,最近段时间都没有进展,看来这火箭发射也不好搞。”

“老外这个星链的确厉害,星海集团偶尔输给人家也没什么,这不正常嘛!”

“星海集团有不少厉害的技术,但人家已经飞出地球了,还是有些差距。”

“狗屁差距,星海集团肯定可以的,人家只是没发射而已。”

SpaceX的星链计划的确让国人哀叹,叹息星海集团航天发展起步太晚,看看人家都搞星链了,星海集团的火箭还没有发射。

大多桦国网友还是非常支持星海集团的,也有部分不看好星海集团,这也正常,哪怕沐阳人气再高,总有人黑他。

有号称航天专家的网友分析“‘星链’卫星终极目的是在太空圈地,压缩其他国家太空探索的空间,并且为君方拦截洲际弹道导弹,摧毁别国的卫星。而星链的高速互联网业务只是顺带提供的业务。”

这一分析,大部分网友觉得很合理,

只是,还是有网友反驳:“狗屁砖家,不懂装懂,卫星就那点动力,怎么可能拦截导弹,你说更加精确地获得导弹轨迹倒是有些可能,辅助拦截和主动拦截是两码事。

除非卫星上面安装有激光武器,但SpaceX的是小型卫星,那点电池容量,发个毛激光。”

这位网友反驳,得到很多网友点赞,这么一分析真的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