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乐十三年,六月
日子缓缓流过。
京城的消息一直都有传来。
朱瞻基又干了一件大事。
建议朱棣把国内个都司,布政司,按察司的司官姓名在奉天门的西侧公布出来,地方外官的姓名也一一书写在武英殿两廊。
这一波做法的源自昔日的唐太宗,说当时他就把剌吏姓名全部写在御书房的屏风上,遇到他们要是于任上或者职位上做出了什么德政以及利民的功劳,就把这些事也同样记栽倒屏风上。
所以当时的百官皆思奋励,致治太平。
那会市面上一斗米只需三钱,治安也好到不需要关闭外边的门户。
朱棣还真的同意了,难得的在朝上夸了朝臣一通,说如今大明百官为朝廷为百姓也是鞠躬尽瘁,千古流芳是他们应得的。
这一神来之笔,一时之间,百官无不感激涕零。
张欣只想夸一句朱瞻基青出于蓝,这腹黑跟笼络人心的本事深得朱高炽真传。
实际上这一招,就是当年的朱高炽登基那一年为了安抚百官做的。
除了朝上的百官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