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固执己见

因为学校是不会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跳级的。跳级后的何雨晴在同龄学生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好学生。

何雨晴有意向再次跳级,然而何雨水并不赞成这样做。他认为虽然何雨晴现在成绩出众,但还没有达到极致。只有等到她无法进一步提升时,再考虑让她跳级更为合适。

何大清也得知,电脑这种神奇设备是由何雨柱发明的,这令他感到格外自豪。儿子取得了如此成就,身为父亲的他自然脸上有光。自从电脑为何雨柱发明的消息传开后,无论是工厂的厂长还是其他上司,对待他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尊敬。正应了那句“父凭子贵”的老话。

当何雨柱讲完与父亲的对话准备离开之际,易中海走了过来,何雨柱从易中海的表情就能看出他是被告知自己到来。出于好奇,他打算观察易中海接下来的动作。

易中海一看到何雨柱就兴奋地说道:“柱子,柱子,你可终于回来了!”

何雨柱礼貌地看着对方问道:“易老师,有什么事吗?”

这不是他们的四合院老家,因此他没打算像以往那样叫易中海“易大爷”。

易中海并非迟钝之人,立刻明白了何雨柱的意思——此地不适合旧道德规范的套用。

不过考虑到自己三个孩子的未来,他随即表示:“柱子,我听说你帮你的妹妹换了所学校,那所学校真的非常优秀。能不能也帮帮忙让小川、小布和小天三个孩子转到那里去?”

听到这个请求,何雨柱心里有些惊讶,原来易中海已经开始重视教育的投资了。

然而,何雨柱深知四合院那些人的习性,今天帮他们一个小忙,未来他们定会不断地来麻烦自己,永远不会罢休。于是他以一个合理的借口委婉拒绝:“易老师,我之所以为晴晴换校是因为父母双方都在上班,家里的确有人可以照顾孩子。我爸爸还有宋阿姨照顾孩子不太方便,所以为了上下学更便利才这么做。而您家距离那所学校很远,这样不仅不便管理,孩子的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

这话一出,易中海陷入了沉思。确实,只想着孩子们的学术进步却忽略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况且自己周围还有秦淮茹那样的不稳定因素。

想到这里,一阵寒意顺着脊梁传来。领养这三个孩子是件幸运的事,它们比起以前考虑过要认下的贾东旭还要更加懂事孝顺,将来绝对能够保障自己晚年的安稳生活。可是自己曾经做出了某些不利的事情,秦淮茹每当注视自己时眼神里总是充满着怨恨。

因此,易中海急忙改口请求道:“那这样行不行,你能让我的三个孩子在你那里暂住一段时间?请您放心,一切费用我都愿意承担。”但对此提议,何雨柱依旧坚定地摇了摇头,他不愿意让自己和这些家庭之间产生任何联系。

“我们之间没什么交集,您还是另寻他法吧!再说,考取大学跟具体在哪里上学并没有太大关系。

关键在于个人,我没读多少书,不也考取了吗?学习是个人的事,与在哪读书无甚关联。”

想起当初何雨柱在做厨师期间仍能利用闲暇考入大学,这例子让易中海深感说服。他也明白,在何雨柱的助力下,何雨水得以步入高校并成长为今天的领导者;同时,关于何大清的小女儿学业表现出众的消息也是广为人知。因此,易中海向何雨柱提出了请求:“你看看,怎样才能让我家的三个孩子去你那边居住,并得到您的指点?”令易中海意外的是,原本以为对方会拒绝他的恳求或指责其过于市侩,没想到情况却出乎预料。因为易中海深知,对于何雨柱来说,最为反感的正是那些自诩正直之人;若是能够理性商议,则有成功的可能;反之若用道德束缚来压对方,只会使自己全无胜算。易中海清楚,这里并非四合院那个可以讲大义之地,周围的人都精明着呢,没人会在没有任何私利驱动的情况下,去因他说教而冒犯何雨柱、何大清这样的人物。

故此,他决定直接提出合作的条件。

然而何雨柱并未给予正面回应,迅速驳回了他的建议:“不论条件如何,都不予考虑。之前我已经表明态度了,我俩并没有任何交情可言,您儿子的事情与我不相干。并且我家已无多余空房。就算还有空间,考虑到父亲及继母另寻住处的事实,我也不得不停止同住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无法提供帮助。据我了解,您曾说过您那三位孩子的成绩很不错。既然如此,似乎不必采取过多干涉措施。” 易中海听到何雨柱的回答后意识到,尽管孩子们非常刻苦,但成绩尚不足以达到顶尖水平。因此,为了他们的前程,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地来寻找解决方案——毕竟,在何雨柱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不少,随便哪位都能为孩子们的学业进步带来更多助益,这远非易中海一人所能比拟。然而何雨柱固执己见,始终不允。

正当易中海准备用情感攻势打动何雨柱时,他转而思考:若能构建起某种纽带,例如让孩子拜何大清为乾爹,或许可以促使何雨柱改变立场。

于是他对何大清提议道:“大清啊,您就认认这个主吧,就您这独苗。至于我那三个儿子,皆非亲身所出。是否可以让这些孩子拜您为乾父...?”

听完易中海的一番话语,不论是何大清还是何雨柱都被深深震撼了。这并不是后世所谓的人脉构建,而是意味着除去了血缘外的一切亲子关系。从中足以见得,易中海对于孩子们的未来是多么真心诚意地付出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要求,何雨柱注视着沉默的父亲,不知道他心中有何打算。同样未曾料想到这一场景的父亲,连忙挥手表示推脱。

“师傅易,别提这事了,我家已经孩子成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