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巨龙大白带出水(二)

本来带鱼的面目就有些可怖,但是过来的这位因为体型的原因,也太可怖了一些!

但就是这么一个面目略有些可憎的生物,在古代还有人写诗赞美。

还是之前给黑鲷写诗的清初诗人宋琬,写了一首诗就叫《带鱼》。

“银花烂漫委银筐,锦带吴钩总擅场。

千载专诸留侠骨,至今匕箸尚飞霜。”

这位大佬甚至把带鱼比做了专诸刺王僚时候用的鱼肠剑。

啊,还有一位,着名的皇帝诗人。

1743年,乾隆曾经东巡盛京祭祖,用并文体写了一篇《盛京赋》,这是乾隆帝所有作品中唯一的一篇以都市为题材的大赋。

在这篇赋中,乾隆就提到了带鱼:“鲤鲂鳟鳜,鯼鲫鳙鲢,鲦鲴鳢鳡,鲍曵喻,比目分合,重唇浮湛,剑饰鲛翅,柳炙细鳞。牛鱼之长丈计,带鱼之白韦编,乌鲗之须粘石,渡父之喙碇船。他如蛇马驴狗,豚獭豹獾,出没乎汹涌,潜跃乎游渊。苍龙揵鬐而云作,赤螭掉尾而波开。老蚌含珠,九光烛灭,神奇是韫,琼瑰是生。虽山经与地志,羌莫得而详焉。懿兹奥区,原隰畇畇。厥田上中,厥壤惟平,抱海负盖,跨辽欱宣。浑河为带,兴京为襟。袤复陆而坦坦,黋拓落而芸芸。伟嘉祯之萃荟,信橐龠之絪缊。帝眷东颐,用畀皇清,而为万载之沛丰。”

虽然不懂这位十全老人想表达什么,但是至少知道肯定是去现地考察过的。

《异鱼图赞》中也对带鱼有过形象的描述:佩带谁遗,皑如曳练。

除此之外,《异鱼图赞》中还记录了一个美丽的神话。

带鱼,这个模样的居然是西王母渡东海时,侍女飞琼的腰带落入大海而化。

“带鱼生湥海中,濶二三寸长,可数尺,色白如银,无鳞刺,骨中有珠者名珠带,小者名带丝,皆因其状似而名。或云西王母渡东海,侍女飞琼腰带为大风所飘化此鱼。”

不管古人怎么美化带鱼的外貌,在鱼类中,这家伙厉害的不得了。

驱赶走其他鱼类,这条大家伙围着敖海源抛下的天亚钓饵转个不停。

鱼越大,吃饵就越小心!

在水下的大鱼连续转了十七八圈,船上的敖海源快要失去最后的耐心准备收竿不钓的时候,连接二者的竿稍突然传来了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