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形成的秩序,很容易就会被不遵守秩序之人所破坏。
只是在没有刘备或李基的手令情况下,就算是糜竺也调动不了一兵一卒,更别说是糜家了。
而此前糜竺每日都需要计算海量钱粮的调度问题,自然是无暇亦无有心思去跟李基讨论这种有备无患的细节问题。
旋即,李基轻敲了三下马车,马车便是随之停了下来。
不远不近地跟在马车后方的一个人则是快步地走到了马车的旁边,耐心地等待着。
片刻后,一份调动两百郡兵用以日常维持仁德书院周边秩序的手令被李基从书写加印完毕,然后通过帘子递给马车外等待着的锦衣司。
“即刻交给门下督贼曹赵云。”
李基道了一句。
那锦衣司成员则是小心地将手令收入怀中,然后快步离去返回吴县之内。
对于李基而言,调动两百郡兵至仁德书院周边维持治安不过是小事罢了,也便无须等明日返回府衙当值再特意安排,直接手令一份即可。
治政拖泥带水,从来都不是李基的风格。
等那个领了手令离去的锦衣司成员迅速融入人群之中消失不见后,刘武双目时刻警惕地打量着周边之余,再度稳稳地赶着马车沿这条修建不久的官道往仁德书院而去。
而随着越来越接近仁德书院,明明已近黄昏,但是这片倒是出乎意料的热闹。
集市之中大量的酒肆茶馆绕着仁德书院的外围建立而起,颇有几分李基印象之中大学城美食街的感觉,三五成群的士子们则是分别聚在酒肆茶馆之中高谈阔论。
这个时代的士子之中不乏寒门,但是寒门也绝不是一味的穷逼,足以堪称是这个时代的中产家庭了,否则也支撑不起士子求学的高昂支出。
至于世家豪族出身的士子,那便是更加富裕了!
而不少附近百姓临时客串的小商小贩显然也是嗅到了商机,在各家酒肆茶馆附近贩卖着自家所做的特色小吃,好一副喧闹的场景。
相对比城内已经快要进入宵禁时间,这里自然没有宵禁可言,更显得自由畅快,因此才吸引了大量士子宁愿呆在这边也不会选择返回城中的驿馆歇息。
且李基坐在马车绕着这一片初步建立的集市外围转了一圈,发现集市周边也已经建立了不少谒舍作为士子们歇息之处。
尽管这些谒舍的环境相对简陋,但却大有一种供不应求之感,多间谒舍都已经挂牌无房。
即便李基早就从锦衣司的汇报之中简略有所了解,但是亲眼看着这种热闹的氛围,李基莫名地有种亲近的感觉。
设立“宵禁”的原因很多,对于城内而言无疑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李基是断然不会取销“宵禁”的。
不过这一处蓝图之中的“无墙之城”,李基倒是没有打算设立“宵禁”。
而诸多士子显然也是拒绝不了在渐渐降下的夜色中,与三五同窗好友喝着小酒,吃着夜宵,高谈阔论的感觉。
即便这边的价格相对高昂不少,但显然不在这些富哥的考虑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