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郑和宝船下西洋

有一次,他深夜赶回北京,马上入宫拜见明成祖。明成祖当时已经睡着,听报胡濙回来,立刻起床召见。君臣夜谈至凌晨四更,无人知道这次密探的内容。

但建文帝可能真的没死,而且胡濙可能真的找到了他。否则,两人何必深谈几个小时呢?

传说朱允炆隐居湖南湄江观音崖为僧,这里至今有一个着名的藏君洞,便因此而得名。归隐前期,他或许仍有复辟之意,但随着明朝越来越富裕,明成祖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他已经看穿了,释然了。所以,他或许托胡濙带回来一段话:四叔,认真做个好皇帝吧,不用担心我,我已经出家为僧看破红尘,不再贪婪尘世间事了。

还有一种传言,说建文帝浮海避居世外了。于是在胡濙遍访天下之时,朱棣又派郑和起宝船,下西洋,沟通万国,寻访帝踪。

郑和(1371年- 1433年)是位宦官,祖籍云南昆阳人。他本姓马,因靖难有功而获赐姓郑,升任内官监太监。

公元1405年6月1日,正值永乐三年端午节,郑和奉命第一次下西洋。他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河泛海经福建抵达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此后途经爪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等国家。郑和赐予古里国王诰命银印,并修建碑亭,造石碑铭文称古里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两年之后,郑和船队回国,归途顺便剿灭海盗五千多人,生擒盗首陈祖义等人。

公元1407年,郑和归国不久便第二次下西洋。这一次航线途经占城、爪哇、暹罗(今泰国)、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今印度南岸)、锡兰、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古里等国。

郑和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布施,并立碑为文。碑文使用汉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分别表达对佛陀、毗湿奴和真主的敬意。此碑现存于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

公元1409年10月,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航行过程中,锡兰山国王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被郑和只用二千官兵突袭王城,生擒其国王,大扬国威。

公元1412年底,郑和回乡祭祖后,受命第四次下西洋,经阿拉伯半岛抵达东非麻林迪。途中击败并生擒了阴谋篡位的苏门答腊权臣苏干剌,归国后按明朝律法诛杀。同一年,东非麻林国遣使回访中国,献麒麟。这头所谓麒麟,大概率是非常大草原上的长颈鹿。

海棠书屋

公元1416年底,在各国来访使者完成使命后,郑和第五次率船队出发,送还诸国使者。

五年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送还十六国使者,同时第一次到达阿拉伯半岛东南岸的祖法儿。公元1422年归国时,暹罗、苏门答腊、哈丹等国派遣使者随船来到中国朝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年,胡濙回到北平,与明成祖深夜密谈。

永乐年间,郑和六下西洋,遍寻海外,胡濙则行迹中国,走访名山大川,终于帮助明成祖放下了心里的那块大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