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无功受禄的封赏,无形中打破了正常的选任、晋升制度,对澄清吏治大为不利。
明宣宗为明王朝埋下的最大祸根不是斗蛐蛐,也不是封藏僧,而是重用宦官,并且还让宦官有文化。
明宣宗要写诗绘画,要乐游皇家园林,要斗蛐蛐,还要带着后宫嫔妃礼佛,那他必然没有太多时间一五一十批阅奏章,为票拟批红。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找一个人或几个人帮他批红即可。内阁大学士们本来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他偏偏不能用。
批红权,是决策权的一部分。
内阁学士已拥有了议政权和行政权,若是再得到批红的权力,那就等于是事实上的宰相。明宣宗如果敢这么做,他太爷爷朱元璋搞不好会半夜托梦,痛骂他这不孝子孙。
所以,明宣宗选择了司礼监的太监们。
秉笔太监本就是帮皇帝做批红工作的,掌印太监则帮皇帝盖印章。批红加上盖印,才是完整的决策权。
用司礼监的太监帮他批红,既可以避免决策权落入内阁学士之手,而且宦官乃是皇帝的家仆,看起来更加信得过。
于是公元1426年,明宣宗下令设置内书堂,指定翰林学士教宦官们读书识字。
明宣宗这么做,初衷是使宦官们办事更迅速,更有效率。然而他选择性地忽视了一个严重问题:当宦官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并获得处理公文的权力时,宦官势力将不可遏制地崛起。
宦官能代表皇帝,尽量做出最合适的决策吗?
显然不能。
我们抛开地位、眼界、能力方面的差距不谈,单纯从制度上看就有巨大的差异。
内阁大臣、六部官员尚有机会与明宣宗当面商量工作,但他们没有机会也不能和宦官讨论工作,也不可能和明宣宗一起复审宦官们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