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浩渺无垠、灵韵四溢的仙侠世界,广袤的苍穹之下,山川峻岭似从混沌初开便已扎根于此,蜿蜒起伏,勾勒出大地的雄浑脉络。灵霄宗,宛如一颗被岁月与灵气精心雕琢的明珠,傲然坐落于缥缈峰巅。缥缈峰高耸入云,常年被云雾缭绕,那云雾仿若灵动的仙子,轻纱曼舞,将整座山峰装点得如梦似幻。
踏入灵霄宗的山门,便能感受到浓郁的灵气扑面而来,丝丝缕缕,沁人心脾。灵植仙草在这片灵土上肆意生长,形态各异,有的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晕,有的叶片轻轻摇曳,似在诉说着仙缘的奥秘。珍禽异兽不时穿梭其间,它们或振翅高飞,或悠闲踱步,为这片仙域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山峰间,灵泉飞瀑奔腾而下,溅起的水珠在日光的轻抚下,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仿佛是无数颗璀璨的宝石,编织出一幅美轮美奂的仙境画卷。
年轻的林帆,便在这灵霄宗内潜心修行。他身姿挺拔,一袭月白色的道袍随风轻轻飘动,更衬出他的俊逸潇洒。他的眼眸中透着对修仙问道的炽热渴望,那光芒仿若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熠熠生辉。自入宗以来,林帆便一心扑在修行之上,他每日天未亮便起身修炼,寒来暑往,从未间断,只为追寻那遥不可及却又无比诱人的大道真谛。
一日,林帆奉师命前往灵霄宗的藏书阁,寻找一本记载上古仙法的典籍。藏书阁隐匿在一片静谧的山谷之中,四周古木参天,粗壮的树干需数人合抱,繁茂的枝叶遮天蔽日,将山谷笼罩在一片阴凉之中。藤蔓如蜿蜒的蟒蛇,缠绕在古木之上,更添几分神秘与幽深。林帆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前行,耳边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那声音宛如天籁,在山谷间回荡。
踏入藏书阁,一阵陈旧而又独特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是岁月的低语。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古籍,有的书页已经破损,有的封面满是斑驳的痕迹,每一本都承载着悠悠岁月中的仙缘旧事。林帆的目光在书架间缓缓扫过,眼神中透着专注与执着,他仔细搜寻着那本记载上古仙法的典籍,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正当林帆沉浸在搜寻之中时,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这静谧的藏书阁内显得格外清晰。他下意识地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月白色长袍的男子,正朝着他走来。男子面容清俊,五官仿若精雕细琢,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儒雅之气,眼神中却又透着灵动与不羁,仿佛世间万物皆无法束缚他的自由。此人正是子桑户,他对林帆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日暖阳,瞬间驱散了藏书阁内的些许沉闷:“这位兄台,可是也在寻找什么秘籍宝典?这藏书阁浩如烟海,想要找到一本心仪之书,可不容易呢。”
林帆礼貌地拱手回应,举止间尽显谦逊:“正是,我在找寻记载上古仙法的典籍,不知兄台可有头绪?”子桑户眨了眨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神秘兮兮地说:“这上古仙法,岂是轻易能寻得的?不过,若是换个角度,或许能有别样收获。兄台可曾想过,修仙之道,究竟为何?”
林帆心中猛地一震,这个问题他虽时常在夜深人静时思索,却从未有过笃定的答案。他微微皱眉,陷入沉思,脑海中如走马灯般闪过自己这些年的修行历程。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与坚定:“我本以为,修仙就是追求强大的灵力,超凡的法术,以此超脱凡俗,斩尽世间邪祟。”子桑户轻轻摇头,嘴角依旧挂着那抹淡笑,他的声音轻柔却又极具穿透力:“如此,便落了下乘。真正的修仙,应是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忘却尘世的束缚,追寻内心的自在。”
林帆还欲再问,这时,藏书阁的另一角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那笑声如洪钟般响彻整个藏书阁。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大步走来,他面色红润,犹如熟透的苹果,散发着蓬勃的生机。此人正是孟子反,他几步走到子桑户身边,拍了拍子桑户的肩膀,大笑道:“子桑兄,又在这高谈阔论你的修仙之道了?”随后看向林帆,抱拳道:“这位兄弟,莫要介意,子桑兄就爱琢磨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
子桑户也不生气,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他拉着孟子反和林帆,寻了一处角落坐下。他看向二人,目光中透着坚定与期许,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伟大的理想:“我与孟兄,时常探讨修仙真意,总觉得这世间的修仙者,大多陷入了对力量的盲目追求。我们三人今日有缘相聚,不妨一同探讨,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穷终?”
林帆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兴奋与期待,那感觉犹如久旱逢甘霖,他看向子桑户和孟子反,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两颗璀璨的星辰:“我虽修行时日尚浅,但也渴望能找到真正的修仙之路。愿与二位兄长一同探寻。”三人相视而笑,那笑容中,满是志同道合的默契,莫逆于心,就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