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身败名裂的影帝(12)

郑圣哲和天启娱乐的团队起初还试图安抚大众,将原因归咎于有些黑粉故意捣乱,可他们的心中却隐隐涌起一丝不安。

到了第三天,情况愈发糟糕,票房进一步下滑至 4.3 亿,如此诡异的情况,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观众们的口碑也开始崩塌,网络上差评如潮:

“本以为是部视觉盛宴,没想到剧情空洞无物,全靠特效撑场面。”

“郑圣哲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尴尬,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制作。”

“嘿,谁要是失眠,一看这部电影,保准把你送入梦乡。”

诸如此类的评论铺天盖地。

然而,差评倒也没什么。

更让《星际守望者》剧组焦头烂额的是,从导演到演员,只要一出现在公众视野,接受采访,那尖锐的问题便如连珠炮般袭来:

他们无一例外地会被追问究竟是如何“独具匠心”,完成这票房负增长的奇葩“壮举”的。

主创人员们被纠缠得苦不堪言,每次面对话筒,心中都满是无奈与窘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刚想开口聊聊影片的创作初衷、背后付出的心血,记者们却不依不饶,执着于深挖票房失利的缘由,仿佛不得到一个满意答案就绝不罢休。

眼见舆论形势愈发严峻,陷入慌乱的天启公司病急乱投医,竟使出了雇佣水军这般下策。

一时间,网络暗处活跃起一群神秘账号,他们如鬼魅般穿梭在各大评论区,疯狂删帖,妄图以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操纵舆论走向,掩盖影片的糟糕口碑,让《星际守望者》重新焕发生机。

殊不知,这般行径在网友们的火眼金睛下,不过是欲盖弥彰,反而进一步激怒了大众,让影片的处境雪上加霜。

反观华清主演的《暗河》,预售票房虽然只有 2 个亿,不及《星际守望者》预售的 5 个亿那般耀眼。

但电影正式上映后,却如同沉睡已久的黑马,悄然发力,每天票房都是实打实地增长。

前三天票房 2.2 亿,虽然开局不算惊艳,但凭借影片扎实的剧情、精湛的演技以及深刻的内涵,口碑迅速在观众群体中发酵。

看过的观众纷纷化身“自来水”,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观影感受:“《暗河》简直是春节档的一股清流,华清的演技绝了,每一个眼神都饱含故事。”

“这部电影没有宏大的特效场面,却用细腻的情感打动了我,强推!”

这些好评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点燃了更多观众的观影热情。

第四天票房攀升至4亿,第五天更是突破7亿大关,一路高歌猛进,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