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成王长大,周公归政。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黄道吉日,镐京城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周公旦所举行的归政大典盛大而隆重,整个京城仿佛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与期待的海洋之中。现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来自各地的诸侯、大臣、贵族以及百姓们纷纷齐聚一堂,那场面好似一场巨星云集、震撼人心的音乐节,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不同的神情,有期待,有好奇,有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周公旦身着华丽庄重的礼服,昂首阔步地登上了那高高耸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台。他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高大威严,仿佛是一座承载着大周历史与荣耀的不朽丰碑。此时,台下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周公旦的身上,那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尊重。

周公旦站在高台之上,声若洪钟,那声音传遍了整个广场的每一个角落:“诸位卿家,今日乃是我大周的一个重要历史时刻。我,周公旦,承蒙武王与成王的信任,在这过去的岁月里,暂代天子之职,治理这广袤的大周江山。如今,成王已然长大成人,他的才华与智慧、品德与勇气,皆已具备了成为一代圣君的条件。因此,今日我便将这治国大权,郑重地交予成王!这就如同在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接力赛跑中,我跑完了属于我的前段路程,此后的辉煌征程,便看成王如何凭借自己的力量全力冲刺,创造出属于他的伟大篇章!”

周公旦的话音刚落,台下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成王朝着周公旦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那大礼中蕴含着无尽的感激与敬意。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周公,您对大周的功绩,犹如那巍峨高山,令人敬仰;您对小王的恩情,恰似那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小王定当铭记于心,没齿难忘。在未来的日子里,小王必将全力以赴,以周公您为楷模,以大周的繁荣昌盛为己任。若在治国的过程中有任何差池与失误,您可得像从前那般直言不讳地批评指正,助小王不断地升级进化,成为一名合格的君主。”

台下的大臣与诸侯们也纷纷跪地,高呼:“大王圣明!周公高风!愿我大周千秋万代,永享太平!”那呼声此起彼伏,如汹涌澎湃的海浪,震耳欲聋,直冲云霄,仿佛在向整个天地宣告着大周的新起点与新希望。

归政之后,周公旦并未彻底地归隐山林,享受那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他深知,自己对大周的责任与使命尚未彻底完成,虽然不再直接参与朝政的决策与管理,但他依然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在幕后默默地为成王提供着自己的智慧与经验。

有一次,成王被一个棘手的水利工程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犹如被困在一座错综复杂、机关重重的迷宫里的小老鼠,四处碰壁,找不到出路。原来,国内的几条主要河流在雨季来临之际,频繁地发生洪涝灾害,淹没了大量的农田和村庄,百姓们苦不堪言。而现有的水利设施却年久失修,无法有效地抵御洪水的侵袭。成王和大臣们商议了许久,提出了各种方案,但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周公旦得知此事后,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亲自赶赴京城,为成王出谋划策。他来到朝堂之上,看着愁眉不展的成王,微笑着说道:“大王,这水利之事啊,就如同人体的血脉经络一般,若是血脉不通畅,人就会生病;若是水利设施不完善,国家也会遭受灾难。这治水可不能一味地猛挖河道,盲目地追求工程的浩大,那样只会劳民伤财,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也不能放任不管,任由洪水肆虐。要像中医给病人号脉看病一样,精准地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对症下药,施力恰到好处。”

成王听了周公旦的话,眼睛顿时一亮,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急切地说道:“周公,您这比方打得实在是太妙了!您是不是有什么独家的‘治水通关秘籍’没有舍得传授给小王啊?”

周公旦笑着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哪有什么秘籍啊,这些都是我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尝试,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后才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这就好比在游戏里,你若是想要通关,光靠看别人的攻略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自己亲自去实践、去探索,多经历些风雨,多积累些经验,自然就会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应对之策,这可比那些所谓的隐藏攻略靠谱多了。”

于是,周公旦与成王以及大臣们一起,深入到受灾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沿着河流的走势,仔细地查看了河道的宽窄、深浅、水流的速度以及周边的地形地貌等情况。在考察的过程中,周公旦还不时地向当地的百姓询问有关河流的历史变迁、以往的治水经验以及洪水发生的规律等问题。经过一番详细的调查研究之后,周公旦提出了一套综合的治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