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简单点,就是看你长得咋样,是不是傻子。
这一点,张良是信心十足的,简单的介绍了自己后,就进入了通场的朗读环节。
张良朗诵的是“背影”片段,朱自清的散文。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
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
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张良的普通话很标准,背后这篇散文,是一位儿子对父亲的思后,也是一个成年人对人生的感悟。
张良朗读的时候,情感丰富,情绪完全进入了其中。
这一段散文,如果真的是一位18岁的青年学生来朗读的话,未必能体会出一位父亲对自己孩子的关爱。反而会因为父亲笨拙的动作而有所嫌弃。
但是有过人生感悟的张良则是不同,父亲的辛劳,母亲的离去,都让张良有着深入骨髓的记忆。
等到朗诵完毕,张良自己眼眶都湿润了,张良看到考场上的一位老师也在拿着纸巾拭泪。
张良预测自己的朗读应该没什么问题,对此张良非常有信心。
一组考生朗诵结束之后,需要共同表演一部集体小品。
小品很简单,老师出个表演题目,大家自选其中任一角色。
题目名称:“春运”。
这个张良很熟悉了,选了一个治安员的角色,找了个红袖箍,用书本做了个大喇叭,然后就喊了起来。
“大家排好队,不要拥挤,不要拥挤,注意安全!唉,你在干什么?”
张良走近排队的人群,直接揪住了一个考生:“不准插队,到后面排队去。”
管完这个,管那个,张良十分生动的演绎了一个厉害的治安员角色。
这个角色,说明白了就是训人,你只要嗓门大,逮着谁说谁,就算完成了。
就这样,在张良不断地大嗓门斥责声中,中戏的初试结束了。
京影的初试张良同样朗读的是“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