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城墙深聊

杨元奇道:“童大人当年长期跟随李宪中贵人在西北,后来青唐大捷得掌兵权,从根子上说他就不惧西夏。宋夏之争从未有如此好的局面,他是想干番大事业。”

杨兴武说:“你怎么会拒绝他邀你去青唐?高俅大人在开封口碑可不怎么样呀。”

杨元奇道:“我和他旧识,总要顾着他啊。”

杨兴武信这话,关于情谊,杨家就是如此。只是“这也不是你拒绝童贯的理由吧。”高俅和童贯称不得有冲突。

杨元奇说:“父亲,这话题我们要说下去你得打我。我要的是定边,不是高官厚禄。”

杨兴武幽幽一叹,这是他儿子和他本质的区别。他是大宋的经略使,有一天大宋调他去他职,他不会犹豫。杨家现在要是他们父子继续努力,未尝不会成为又一个开封权贵。不说皇族,开封那些权贵都愿意和现在的杨家结亲,这本身就是一种认同。只是他的儿子要的差使却只能在定边。

杨兴武只得道:“有一天我不在了,不要走得太远。”这是他一个父亲的无力感,他儿子想和折家一样,这并没有错,也是为了杨家。

杨元奇说:“老爹,你春秋鼎盛的。你要不想我走得太远,多活些年看住我就是。”

杨兴武哈哈大笑,也是如此!何况就清风明月几寨,杨兴武内心深处就愿意为别人做嫁衣?!杨家贴补这里的银子不是一点点。

……

杨兴武道:“城南其实非常安全,就是百姓心里还是忧虑过甚呀。”对面盐州收缩得很深,他们也是一种示好,表明不想和定边起冲突,盐州之战给仁多家族影响很深,中央禁军竟然不堪一击。燕小乙那支破点编制的骑兵在定边城北都来去自如,就是仁多保忠担心双方一个小冲突挑起大战。

杨元奇说:“老爹,明月寨发展起来也行的。至于明日,将来的事将来再说。”还是这句话。

……

两个人从城墙回来,已是深夜。

杨元奇回道小院子,黄鹂在门口还没睡,杨元奇说:“我和老爹出去走走,不是喊你们先睡吗?”

黄鹂过来帮着杨元奇拖去上衣道:“夏荷奶奶也是刚刚回去。三娘姐姐说总要一个人等下你。”

杨元奇说:“那怎么是你不是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