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收到了叶企孙教授的电报。他在电报里表示,会在近期来济南一趟。随后,刘雅梅从总医院打来电话。经过沟通,湘雅医院和协和医院已经同意派遣医生来济南会诊。这对杨解放来说,无疑是好消息,让他看到了治愈牟衍淑的希望。
随后,杨解放拿起笔,将自己对X射线成像仪和B型超声波检测仪的认知写了下来。虽然他对这些仪器所知有限,但这些文字能为日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下午的时候,孔宗儒来汇报工作。他提交了一份与波音公司的合作协议,请杨解放签字。杨解放打开文件仔细看了一下,波音公司将派遣技术人员来华,合作建立一个远程重型飞机研究所,并在济南飞机制造厂量产研发的飞机。波音公司提供全套的技术支持,要求控股30%。对于杨解放来说,现在最缺的就是技术,其它的都好说。当即签字同意了这份协议。
杨解放签好字,把文件递了回去,接着说道:“我们的飞机生产速度有点滞后了。已经严重制约了空军的发展。”空军学校这边第一期毕业了五百多名飞行员,第二期有一千一百多名,第三期在读的飞行学员有一千五百多人。等到这三期学员毕业,将储备三千多名飞行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孔宗儒说道:“这个问题我也意识到了,已经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制约我们生产速度的是熟练的产业工人太少。莱芜那边开办了技能培训学校,准备在短期内培训一批技术工人出来。莱芜飞机制造厂准备再增加一条生产线,预计年前投产。济南这边的飞机制造厂暂停教练机和客机的生产,改为生产轻型轰炸机。也为将来生产重型轰炸机和大型运输机储备人才。这样以来,我们就有三条生产线同时生产三种型号的飞机。每年的产量能达到一千两百架。”
听了这个数据,杨解放还是很满意的。当即说道:“等到重型飞机研发出来,就组建新的生产线。不要影响现在的飞机产能。”
孔宗儒应道:“是。要生产重型飞机,很多配套设施要跟着升级改建或者重建。哪怕是在短期内设计出来,至少也要一年后才能量产。到那时,我们应该能培训出更多的技术工人。”
杨解放接着说道:“除了飞机之外,坦克的生产速度也要加快。这次的兰封冲突中,飞机、坦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一号坦克每天能生产一辆,一年下来足以装备十个坦克营。二号坦克也就是根据杨解放提供的数据参数仿制的T-34/85中型坦克,目前产能较低,每个月只能生产十辆左右。最主要的还是技术好的工人太少,无法真正做到流水化生产。因为人为因素,生产过程中还经常出现意外。
孔宗儒说道:“对于坦克,将来是一个什么样的编制规模?你得给我一张章程,才好调整产能结构。目前装备部队的只有轻型的一号坦克,每个师一个坦克营,包括改编过来的那七个步兵师,也已经编制到位。产能还有剩余。二号坦克虽然生产了几十辆,一直没有装备到部队里去。也不知道够不够用?”
杨解放问道:“目前有多少辆二号坦克?”
孔宗儒回道:“到月底能达到六十辆。”
杨解放道:“二号坦克要集中使用才能形成超强的突击能力。有了这么多坦克,我想组建一个装甲师。”说着从抽屉里找出了一份文件交给孔宗儒,接着说道:“要按这个编制筹备装备。不足的要尽快补上。”
这份关于装甲师的编制表,是杨解放参考了二战时期的德国装甲师琢磨出来的,还没对外展示过。
孔宗儒只看了一眼就被里面那豪华的装备给惊呆了。这个装甲师编制一个坦克团、两个摩托化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工兵团、一个侦察营、一个警卫营、一个防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