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汇合

原本他们这个小队应该是最早到达这里的,但是因为突然转向去了汉里平原,他们反而成了慢的那一个。

就在李寞名他们到达汇合点的第二天,森林小队的人也到了。安排他们先休息之后,蒋雯雯负责将各队的数据终端都连接到了一台设备上,这样全国范围内这次铺设设备的实时数据都可以一览无余了。而且还可以实时生成各地区的气象趋势图,可说是为后面的工作提供了原始数据。

待大家都调整好之后,所有小队的主要负责人都聚集到了一起。

“这次我们的项目来的比较突然,虽然我们已经做了我们最大的努力,但是能不能成也还是一个未知数,在这个领域我也不是专家,只能够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一些推断,有些能够行得通,有些却难以行得通,所以就这方面来说我们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并没有身份上的差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你们统计到的数据,也希望你们从你们的专业角度给出专业性的建议,每个人的建议都很重要,所以,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出来,也许一句无心的话就能成为我们的突破点。”

周继先率先发言道。

听到周继先的话,他们几人也都做好了准备,率先发言的是李国栋,黎明研究院森林气象组组长,森林小队勘探二队的负责人,虽然在研究院里面他只是个组长,但是如果拿到气象局,那是能匹配总工程师的,所以专业性上面绝对没有问题,这也是周继先这么信任他们的原因。

“我们二队这次的主要路线是川省、滇省,川省属于盆地,滇省属于高原,这两地水分充足,单从这方面说可以作为我们的水源地,但是这里难于运输,水气进到川省之后就会被锁死,四周都是山,形不成对流,云层只能在里面打转,出不来。

滇省比较特殊,水分更充裕,热带雨林较多,但是这里充斥着大量山脉,海拔接近于藏区,云层多集中于半山腰,无法跨越,沿山脉走向的话倒是可以将云层输送至藏区,但是藏区整体海拔太高。

海拔越高大气能承载的水气就越稀薄,只能少量的进行,而且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会随之下降,云层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密度增加,很难漂浮于空中,最终以雾气的形式凝结于地表,达不到我们设想的搬运水气的目的。

所以,这两个地区基本上不可能成为我们的主战场。”

听完李国栋的汇报,大家都沉默了,不可否认李国栋的汇报极具专业性,问题也是确实存在的,只是这不是大家想要的结果。从整体上来说,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也是好的。

“耀祖,你觉得呢?”周继先转头看向森林一队负责人程耀祖。

“我们这边得到的结果和二队大差不差,桂省的山脉大多都是和滇省相连的,很难操作,粤省这边临海,水气倒是充足,但是这里也是东南季风,水气极容易偏向川省。

如果用这里的水气的话需要克服季风的影响,让云层径直向北,绕过川省之后再向西行,南方虽然整体山体较多,但海拔不是很高,还可以克服,而且山体几乎都处于相当高度,只要我们控制云层处于能够正常运行的高度,那么问题就不大。”

程耀祖的回答可说是有了可操作空间,虽然难度依然很大,但是整体来说已经存在可能性了。

“农业小队怎么样?”周继先没有停留,也没有给出相应的回答,转头问道。

“我们二队这边和森林一队的结果相似。”

陆良友直接介绍道。

“这边地形相似,但是不同之处在于闽省这边可能会遇到超强台风,就以往的数据显示,很多台风到达这里之后就会转向,有说是妈祖显灵,有说是因为那里的观音像,还有的说是龙王庙,这些涉及一些玄学,我们也不好说,但是也会有台风登陆的现象存在,我觉得需要好好斟酌一下。

台风一旦登陆,那就不会以温柔的方式,其暴力程度各位应该都有感受,这里就不做介绍,但是我们如果只用闽省的正常水气,就需要一个长期有效的方式,但是我觉得不现实,毕竟我们现在能借助的最大助力就是季风,是受气候限制的,所以我建议借用台风的力量,这样集结的水气也会更多,但是难度也要成倍增加。

在整个过程中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横山山脉,水气无法直接通过,只能绕行,如果走南端,就需要绕行粤省,就算再使用外力,将风向改向北,大概率还是会绕行川省,依然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