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月光透过稀疏的云层,将银色的光辉洒在大明京城的街地上。此时,正值月圆之夜,包拯正坐于公堂之上,眉头深锁,面对一桩冤案。
“包大人,您一定要为我做主啊!”诉状递上,是一名衣衫褴褛的女子,名叫李千柔。她的脸庞因忧愁而显得憔悴,肌肤如雪,双目含泪,似乎历经风霜。在临近的烛光下,她的秀发如丝绸般顺滑,落在肩头,显得格外动人。
包拯细细端详此女,心中涌起一阵不忍,问道:“你可愿将事情经过一一讲来?”
李千柔深吸口气,低声说道:“我乃是南城县一普通百姓,几日前,父亲李大伟被人污蔑谋杀,已被捉入青龙牢中,无辜受尽折磨。我明知道父亲是清白的,却无法找到证据证明他冤屈。”
“李大伟是如何被人诬陷的?”包拯问道。
“那日,我父在城外采药时,见一名公子与一名侍女打斗,误以为是寻常纠纷,便想上前劝架,却不想那公子一怒之下,夺走我父的药筐,而后竟然当众斥骂,口出恶言。无人想,几日后,这位公子倒死于城内,死状可怖,赃物竟在我父手中!现在大家都以为我父是杀人凶手!”
包拯沉吟片刻,心中明白此案绝不简单,必有更多隐情。他眉头紧锁,对身旁的展昭道:“展大人,你去打探一下这位公子的来历,以及身边人的证言,务必查清楚!”
展昭点头应声,面色凝重,身形闪身而去。不久后,公孙述、王朝、马汉一同赶到,气氛愈发紧张。
“包大人,我听说那公子的父亲乃是享有盛名的权贵,一旦牵连,怕是会出大乱子。”公孙述语气低沉。
“父权之力虽大,但真相若不明确,无人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包拯严声道。
随着调查的深入,证据却是愈加模糊,李千柔的父亲李大伟在牢中痛苦煎熬,数日未吃细粮,已瘦得面容憔悴。包拯对于案件的发展,逐渐感受到了一丝不对劲。就在此时,展昭带回一个惊人的消息:“包大人,得知这位公子名叫阮文豪,其背后有着一个强大的势力,而他死后,竟无人敢靠近!”
包拯面色凝重,沉默片刻,心中思索:“若此案真的其中牵连权贵,我必须小心应对。”
夜深人静,包拯与展昭悄然来到青龙牢,探望李大伟。此时的他神情幽怨,脸上满是没能自辩的无奈。“李大人,您可知真相?”包拯轻声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