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府后院众人热切讨论时,消息已如长了翅膀般传遍广信府的大街小巷。街头巷尾,百姓们都在议论纷纷。
集市上,卖菜的张大伯和邻摊的王婶一边整理着菜摊,一边聊起这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大伯皱着眉头,满脸疑惑:“王婶,你听说了吗?官府要修什么水泥路,这能靠谱吗?咱走了半辈子土路,这突然说要换,我心里直犯嘀咕。”
王婶却满是期待,眼睛亮晶晶的,反驳道:“老张啊,你可别犯糊涂。我听隔壁村的人说,那水泥路可结实了,下雨天不沾泥,多好啊!以后咱卖菜去镇上,也不用怕车轮陷泥里了。”
村里的老树下,一群年轻人正围坐在一起。年轻力壮的阿福激动地站起身,挥舞着手臂:“这可是大好事!等路修好了,我就能把家里的山货更快运出去卖,说不定还能多赚些钱,到时候就能给家里盖新房啦!”
一旁的阿强也跟着点头,憧憬道:“是啊,路好走了,外面的姑娘愿意嫁进来,咱们村的光棍说不定都能脱单咯!”众人听了,哄堂大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学堂里,教书先生刚给孩子们讲完课,便和年长的校工谈论起来。
先生捋了捋胡须,感慨道:“此乃造福一方之举啊。路通了,不仅商贸繁荣,文化交流也会更便捷。以后说不定能请更多的名师来,咱们的孩子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校工连连称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咱这小地方,可有盼头咯!”
然而,也有一些人忧心忡忡。
村里的刘老汉坐在门槛上,唉声叹气:“修路不得占咱的地啊?家里地本就不多,这要是占了,往后日子可咋过?”
他的儿子在一旁安慰:“爹,您别瞎操心,官府肯定会有安排的。说不定路修好了,咱家靠着路边,开个小店,生意还能红火起来呢!”
这些不同的声音与反应,如同一场热闹的交响曲,奏响在广信府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