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帮助二爷爷寻找失散儿女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金色的阳光如丝如缕地洒向大地,为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杨立文带着父亲杨志远和爷爷杨国华,一路欢声笑语地来到了乡下。

车子缓缓驶入杨家村,熟悉的泥土气息和田园风光扑面而来。远远地,杨立文就看到二爷爷杨国伟早已站在自家小院门口张望。

爷爷杨国华和二爷爷杨国伟兄弟二人的目光一交汇,眼神瞬间亮了起来,饱含着无尽的思念。他们快步走向彼此,然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那拥抱,充满力量,仿佛要把这些年分别的时光都弥补回来。

许久,两人松开,彼此的眼眶都微微泛红。二爷爷杨国伟轻轻拍着哥哥杨国华的肩膀,声音略带颤抖地说:“哥,你可算来了,我等你等了好久了。”爷爷杨国华也感慨道:“是啊,咱们兄弟好久没见了,我也想你啊。”

这时,杨立文和父亲杨志远走上前,亲切地和二爷爷杨国伟打招呼。二爷爷杨国伟满是欢喜,拉着他们的手就往屋里走,边走边说:“快,快进屋,我准备了好多你们爱吃的。”走进屋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叙起家常,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小院,亲情的温暖在这个美好的早晨肆意流动着。

午饭后,几人围坐在一起,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二爷爷杨国伟不禁长叹一声,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哥哥杨国华,满脸哀愁地说道:“大哥啊,咱们兄弟三人中,就数你家最是幸福美满,孙子孙女们个个事业有成,还有一群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曾孙子和曾孙女。而我呢,都快到鲐背之年了,却依旧形单影只。本以为我这一生注定无儿无女,孤苦伶仃,直到前些日子,除三弟一家出了事情,我才知道原来我也是有孩子的。

想当年,咱爸的公司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硕果累累,赚得盆满钵满,在那个年代,那些财富足够咱们安享一生,高枕无忧。后来,我和三弟都成家立业,爸曾许诺,等我们都有了孩子,就将资产平分给我们。岂料三弟媳竟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她就像那永远填不满的欲壑,生怕我的孩子会分走咱爸的资产。三弟那时又嗜赌成性,如同被魔鬼附身一般。于是,在我外出当兵服役期间,他们竟狠心将我的孩子卖掉,至今我的孩子仍杳无音讯。我老婆更是因为这件事中度抑郁,离我而去了。”

杨立文望着年逾古稀的二爷爷,那满是沧桑皱纹的脸上,藏着对儿女无尽的思念。他紧紧握住二爷爷杨国伟的手,眼神坚定地说:“二爷爷,您放心,我一定帮您找到孩子。”

可真正行动起来,才知困难重重。没有任何线索,就如同在茫茫大海里捞针。杨立文先从二爷爷模糊的记忆入手,仔细询问当年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希望能找到一丝蛛丝马迹。他跑遍了当地的警局,翻查旧档案,眼睛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穿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信息。

接着,杨立文利用网络的力量,在各大社交平台发布寻亲启事,详细描述二爷爷杨国伟儿女的特征和当年的情况。他每天守在电脑前,期待能收到哪怕一条有价值的回复。

闲暇之余,杨立文穿梭在大街小巷,逢人便打听。菜市场、老街区、公园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知道情况的人,哪怕只是短暂的交流,都充满了希望。面对一次次的失望,杨立文也未曾气馁,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他告诉自己,一定要为二爷爷找回那份失散多年的亲情。

杨立文的奶奶陈秋荷也利用自己的人脉,在位于杨家村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寻找线索。并且将二爷爷年轻时的照片拿给村里人辨认,看有没有长得相似的人,几天后有了转机。

村里有人称在邻镇见过一个长相酷似二爷爷年轻时候的人,而且年龄也相符。杨立文听闻后立刻驱车前往邻镇。到达邻镇后,他拿着二爷爷儿女小时候的照片四处打听。终于,在一个老旧的工厂附近,有人指认照片中的孩子很像在这里工作过的一个60多岁的人。

杨立文顺着这条线索找到了那个年轻人现在的住址。当门打开的那一刻,杨立文看到那双与二爷爷极为相似的眼睛。经过一番交谈,杨立文更加确信这个老人很有可能是二爷爷杨国伟失散多年的儿子,是自己的堂叔。

于是,杨立文便围着二爷爷和这位老人去到公安局做亲子鉴定,在等待结果的同时,二爷爷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这位老人看,越看越觉得他长得像自己,尤其是眼睛和眉毛,和他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两个多小时后,鉴定结果显示,这位老人确实是二爷爷失散多年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