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杨立文所言,杨洛那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犹如被晨曦照亮,恢复了些许光彩。杨立文见状,趁热打铁,继续说道:“我知晓,或许您认为,依赖他人乃不光彩之事,何况您身为长辈,竟要依赖我这晚辈。然而,我要告诉您,您如此想法纯属多余。我的公司之所以能有今日之成就,离不开我的合作伙伴们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家人的全力支持。因此,您无需觉得依赖他人是件羞耻之事,有时迫不得已,向他人求援,亦非坏事。您大可放心地依赖我,我身为您的侄太孙和杨氏家族的一分子,为杨氏家族及整个杨家村的发展贡献力量,乃是分内之事。而我身为晚辈,助您这位长辈一臂之力,亦是理所应当。”
杨洛感动的眼眶泛红,紧紧抱住杨立文,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侄太孙,谢谢你,我一定会努力变得更强的。”
之后的日子里,杨洛更加勤奋地学习。他跟着村里的教书先生读书识字,了解更多外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管理村子。村民们看到他的成长,愈发相信他能够承担起族长的责任。而杨洛也在一点点进步,杨家村在他的努力下逐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杨洛在族人们心中的形象也愈发强大。
一天,村里的老井突然干涸了。这口井关系着全村人的饮水问题,村民们人心惶惶。杨洛镇定自若,他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关于水利工程的书。他组织村民四处寻找水源,并亲自拿着简易工具探测地下水位。
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在离老井不远的地方发现了新的水源。杨洛指挥大家挖井,自己也换了一身衣服、戴上手套和村民们一起劳动,小小的身体忙前忙后,手上磨出了水泡也不停歇。
当清澈的泉水涌出来时,村民们欢呼雀跃。杨洛站在一旁,脏兮兮的小脸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在成长,距离能够真正挑起大梁的那天越来越近了。
数天之后,杨立文经过堂弟杨墨轩从中牵线搭桥,成功地邀请到了其岳父——省长郑泷海,连同他那支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一同莅临杨家村展开实地访问。
当他们踏入这片村庄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所有人都不禁皱起了眉头。只见村子中的众多建筑物,无论是村民们居住的房屋,还是公共设施等,皆因岁月的侵蚀而显得破旧不堪。这些建筑的墙壁斑驳脱落,屋顶也有多处破损,仿佛风一吹就会摇摇欲坠。显然,它们急需进行大规模的翻修和重建工作。
然而,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物的老化。经过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考察,人们还发现杨家村在经济、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的发展状况都颇为惨淡。相较于周边其他村落,杨家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村里的道路坑洼不平,水电供应时常出现故障;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医疗卫生条件简陋,难以满足村民基本的就医需求。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杨家村在区域发展的大潮中逐渐掉队,不仅落后于邻村,更是与先进村庄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呈现出一幅令人忧心忡忡的落后画面。
杨立文和郑泷海等人商议,要对杨家村进行改造升级,要让杨家村的村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郑泷海等人负责拟定改造方案,杨立文则负责出资。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没过多久杨家村开始升级改造。
改造工程十分顺利,一栋栋崭新的房屋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道路也变得又宽又平。村里不仅建了新学校,还请来了优秀的老师,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乡镇医院也扩大了不少,添了好多现代化的医疗器材呢。此外,杨家还修了祖宗祠堂和陵园,便于村民们祭拜祖宗和已故亲人。
一个月后,杨家村从原本的贫穷落后,变成了一个先进美丽的村庄,其他村子羡慕嫉妒的眼睛都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