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程,水一程……”
一个老者低吟念道,默默地摇了摇头,对着身后的几个年轻俊少道:“世孙明明是以军旅、沙场为题,可见他前两句,定是长相思词牌无疑,此词牌多以婉约之词为主,且看他行文也是婉约之词,这风格怎符合军旅沙场风格,怕是不应景吧!”
“身向榆关那畔行……”
“这怕是跑题了吧!”老者咂了咂舌,惋惜地摆了摆头。
陈圆圆也是眉目一蹙,长相思一共才那么几句,都三句了,不但让人感染不到一丝军旅沙场气息,反倒是越让人觉得有婉约之态。
“夜深千帐灯……”
小主,
"好词,好词!“就在老者还在为之惋惜地时候,耳畔却听人念到这句,不禁整个人为之一震,拍案叫好起来。
见到最后一个帐字,陈圆圆也长舒了一口气。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陈圆圆默默地在心中念着,仿佛她已经看到,茫茫的雪夜中,无数的军帐内,点起的无数灯光,犹如漫天的萤火虫,星星点点。
写完上阙,近月阁内,已经是叫好一遍。
“诶!”吴三桂听到身旁口口相传的朗诵,颇为紧张,他回头看了看身后他请他的几个老翰林,只见他们一个个脸色苍白,面如死灰,他的心中拔凉拔凉的。
见到吴三桂这副模样,一个老翰林小声的安慰道:“吴将军勿忧,但看此上阙,固然是好词,可未必不可一比,还请看他下阙,若是下阙没写好,我们还是有胜券的。”
这老翰林虽是这样说,完全是鸭子死了嘴硬,李俊业两首词,出手皆是不凡,若说一次是巧合,莫非两次也是巧合不成。
这次陈圆圆可早已被他们派人盯的死死的,可以保证陈圆圆这次绝对没有为他捉刀。
若说吴三桂心是拔凉拔凉的,那么这老翰林更是像整个人掉进了三九寒天的冰窟窿里一样,毕竟吴三桂只不过是台面人,真比试,还是要他们来给他捉刀。
“风一更,雪一更,聒岁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随着李俊业的下阙写完 ,吴三桂请来的这几个老翰林几乎是彻底绝望了。
吴三桂带着一种乞求多的眼光望向他们,他们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