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魏军的计策

后来由曹魏大将贾逵举荐为官,历任功曹、县令,参丞相军事,就连尚书令荀彧都赞叹过:北方承乱丧已久,谓其贤智零落,今日乃复见孙计吏乎!

曹丕篡汉之后,他和刘放一起担任秘书左、右丞,不久之后秘书省改为中书省,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各加给事中,正式成为朝廷大员之一。

黄初七年,曹丕病死,曹叡继位,刘放、孙资都加散骑常侍,进爵刘放西乡侯,孙资乐阳亭侯,二人共掌朝政。

他入仕之后,判断几乎就没有错过。

太和元年,吴国境内彭绮举兵叛乱,宣言替曹魏讨伐吴国,有人提议趁机伐吴,孙资再次劝阻,认为彭绮造反,不会对吴国造成很大的危害。一年后,彭绮果然败亡。

黄初七年,诸葛亮出师攻南郑,朝臣多主派兵征讨。孙资以太祖(曹操)征张鲁攻占城池不久失守为教训,劝谏曹叡据险固守,使蜀汉军徒耗兵力,曹叡纳之。后蜀汉军无功而退。

太和二年,乌丸校尉田豫讨伐轲比能,击破之后退回马邑,轲比能率三万骑兵包围田豫。曹叡问计于孙资,孙资说:“上谷太守阎志是阎柔的弟弟,向来被轲比能归信。发诏书命令阎志说服轲比能,不必劳师动众自然可以解决。”曹叡从之,轲比能果然退兵放回田豫。

太和六年,吴主孙权派周贺率舟百余护使臣渡海抵辽东,诱招辽东太守公孙渊背魏联吴。曹叡得知后欲讨伐,朝臣以为公孙渊受封重爵,与吴隔海,不会舍近求远,奉主吴国。孙资分析后,力主加兵辽东,歼灭吴军,使公孙渊畏惧不敢叛逆。曹叡遂派田豫、王雄分两路率军赴辽东,田豫击斩周贺于成山。同年十二月,公孙渊果斩吴使头颅献送魏都洛阳。

他掌权近二十年,尤其是曹叡在位期间,处理日常政务、出师用兵等大小事,都由他二人亲管,朝廷决议大事,也经常让他俩决断是非,择定而行,所以他的意见曹叡向来很重视。

现在孙资站了出来,曹叡自然要问一问他的想法,于是出声问道:“孙侍中,你为何会以为不行呢?”

小主,

孙资大声说道:“杨中军此法,对于军中士卒的性命太过忽视,若是行之,极有可能会给军中士气造成影响。”

“明知送死的事情,天下人基本上是没人会去做的,愿意去做的都是忠于陛下的忠直之臣,不能因为这种事情损失。”

“那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试探出汉军的底细?”杨暨立刻逼问道。

他要是有好办法,早就说出来了。

孙资却没有生气,而是淡淡对着曹叡抱拳行礼,然后说道:“陛下,臣建议,以一万金从汉军士卒手中收买消息。”

曹叡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这个办法好啊,只需要派人传出消息即可,到时候自然会有汉军之中的贪财之辈带着答案投过来。

而且自己还可以多拿出一些钱财,从汉军手中买到这种武器,就像之前魏国从汉军俘虏中买到诸葛连弩的制作方法一样,虽然魏军嫌这种武器制作起来太过麻烦就没大规模装备给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