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对峙最终是以袁崇焕退军为结局,因为袁崇焕本就是为了配合张居正的计划,没想过继续开战。大家都需要休养生息的情况下,后金这边安稳的后方明显是一种强有力的优势。其实袁崇焕自己是很想打回去的,但是显然后方的粮草不足以支撑他继续战斗。他动用红衣大炮的事情,还是张大人给压下来的,他更不能不顾张大人的性命。
皇太极看着撤退的明军,笑着说:“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袁将军这样的人才屈才了。”也是撤退的时候,皇太极才发现,其实袁崇焕显然还不是明军的主帅,主帅在城墙上呢。说完这句话,转身就带着人走了,完全不顾明军那边人和袁崇焕的表现。他又不是招降,就是撩拨两句,又没多余的意思。
回到营帐,皇太极并没有回到谈判桌上,他需要晾一晾他们。这近一年的谈判让他有些厌烦了,吓吓人还是可以的。
张居正坐立不安地等着,这么长的时间让他以为真的打起来了,外面的安静仿佛是挂在头上的利剑。直到傍晚,皇太极才出现,先声夺人:“各位大人可安好?”
这一场和谈的最终结果,显然大明皇帝很不满意。一个属地,凭什么与大明地位平起平坐,可是朝堂上的声音已经越发压不住了。许多的文人一旦当了官,自己的气节仿佛就被抛之脑后了,后金的强硬也超过了那些有气节的官员的底线。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放下些许的气节日后捡起来也不是不可以的。
最终后金与大明成了兄弟友邦,互通有无,和平共处,这场战争才总算结束。一切结束之后,边城也和睦起来了。互市的位置也从之前的地方搬到和谈的地方,这是皇太极主动提的。有些交流在自己的地盘上更有优势,让大明的百姓多感受感受后金的经济、文化和实力。
孟古看着皇太极成功地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计划,很是欣慰,这个孩子倾注了她太多的关注。从一个小小的孩子长成如今顶天立地,文治武功无一不精的男子,她付出了很多。这个孩子的每一次改变都意味着未来的不同,他不会成为前世那样的人。
孟古回顾自己这三十多年的人生,她改变了后金的社会体系、奴隶制度,改变了努尔哈赤的弑杀凶性,为普通人在战争中活下来增加了机会;为大清培养了一位眼界开阔的君主,加速了后金的发展,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体系,加深了后金男女平等的思想。她不知道这些会给她多少功德,至少她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在自己活着的时候。
“你在想什么?”努尔哈赤走进来,看到了孟古一副沉思的模样,有些好奇。
孟古抬头看去,这个男人是一个极好的伴侣。孟古从来不相信爱情,但在这个世界,她至少是相信这个男人心里孟古是不可或缺的。在经历了生死之后,他仿佛一下子就沉静了下来,权利都成了过眼云烟,只有他对于孟古的在意日益增长。
孟古笑了笑,“没什么,只是有些担心皇太极的身体和以后的后金。”
“你就不要操心这些了,皇太极是你我一起教出来的,他知道轻重缓急,日后的后金如何就让她自己去烦恼吧。至于他的身体,给他选些温柔的福晋,你还是关心关心本汗才是最要紧的事情。”努尔哈赤有些不满皇太极和小儿子占去了自己妻子太多的注意力,“至于莽古尔泰,以后就交给他哥哥就好了,多大的孩子了,还在你身边歪缠。他们哥俩好好交流感情,没得日后生分了。”
就是嫌弃儿子碍事,还说的这样的冠冕堂皇的,孟古也是很无奈的。努尔哈赤似乎很在意自己周边的人,他现在闲下来了,侍女已经基本被排除在孟古一米之内。两个人仿佛是进入了养老的模式,当然孟古不这么认为,她觉得现在东城的研究还是很需要她的。可是这样有事就冷落了努尔哈赤,每次因为这个,孟古看到努尔哈赤可怜兮兮的样子都会好笑。
于是孟古提议,努尔哈赤继续去训练培养新兵,为皇太极分担一些压力。她还记得,自己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努尔哈赤那个被伤害了的样子,简直不忍直视。最后拿努尔哈赤没办法的孟古同意了跟着他每年去巡查各部的要求。
对了,如今东城当家的已经换了。疼爱妹妹的好哥哥金台吉最后成为了女儿奴,最终当上东城贝勒的是金台吉和赛罕的大女儿乌日娜,乌日娜会很好的继承了自己姑姑的骄傲。
努尔哈赤其实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