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从上山到上朝 哦不是我 1138 字 22小时前

“其一,航线拓展。我朝沿海港口众多,目前商船主要往来于周边邻国,贸易货物种类有限。臣建议,派遣得力使臣,远渡重洋,探寻新航线。与南洋诸国建立贸易往来,那里香料、珠宝、珍稀木材资源丰富,我朝的丝绸、瓷器、茶叶在彼处也定然大受欢迎。如此一来,贸易路线拉长,交易品类增多,税收自然水涨船高。”

“其二,港口建设。修缮和扩建现有港口。增设码头泊位,提升货物装卸效率;建设大型仓库,用于货物存储中转,避免货物积压损坏。同时,完善港口周边配套设施,吸引更多商船停靠。例如,在港口附近设立客栈、酒馆,方便往来商贾落脚;开设钱庄,便于资金兑换流转。这些配套产业的繁荣,也能带来可观的税收。”

“其三,贸易监管。组建专业的市舶司队伍,选拔精通贸易、熟悉律法之人任职。严格把控进出口货物质量,对违禁物品坚决查扣。规范贸易流程,对每一笔交易详细登记,按比例征收关税。同时,打击走私行为,对走私者严惩不贷,确保税收足额入库。”

“其四,商贾扶持。颁布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商贾投身海上贸易。减免部分税收,为商船提供武装护航,保障海上航行安全。设立海商商会,促进商贾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共同拓展海外市场。商贾获利增多,纳税意愿也会增强,进而增加税收。”

我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俞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海上贸易关乎国之兴衰,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将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只要是涉及到做生意方面的事情我对俞家人是很放心的,尤其是俞法晨。在我的印象中俞法晨做生意就没有亏过。

俞法晨跪地谢恩:“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朝会散后,我把戴寿宁、刘文海和俞法晨叫来了御书房。

“法晨的建议,是你们三人共同商议的吧。”我看着合作的越来越好的三人笑着问道。

“是”三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钱袋子的问题由法晨全权负责,所以造船的事情也要都压给法晨你了啊。太子和文海就处理其他的一应政务就好了。”我看了看三人后给他们分了工。

“我都替你们分好工了,所以法晨啊,三年五十艘战舰务必要完成啊。”我拍了拍俞法晨的肩膀,俞法晨也痛快的领命了。

然后,我和他们三人还一同商议了招贤馆人才选拔的流程和其他方面的一些政务问题,等所有事情都聊完了后,太阳都已经开始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