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慷慨地洒在长安的城墙上,为即将远行的队伍镀上了一层金辉。
郑逸一袭轻便的锦袍,站在队伍的最前方,他目光如炬,穿透远方重重山峦,仿佛已经看见了未来外交蓝图的壮丽一角。
微风拂过,吹起他额前的碎发,更显得他意气风发,胸中激荡着对未来外交事务的无限信心。
送行的官员们,一个个面带笑容,他们望着郑逸,如同望着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着大唐通往繁荣的道路。
昨日朝堂上的激辩仿佛已是过眼云烟,如今他们更期待着,郑逸能将大唐的威仪和善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郑逸深吸一口气,胸腔中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前方的道路绝非坦途,但他心中燃烧着一团火焰,那是对巩固大唐外交,实现与周边国家共同繁荣的坚定决心。
他要用自己的行动,让那些曾经质疑的声音彻底消失,让大唐的旗帜,在更广阔的天地间飘扬。
回访的旅途并不平静。
当郑逸抵达某国都城时,迎接他的不再是热烈的欢呼,而是一张张严肃而质疑的面孔。
那些曾经欣然接受大唐善意的使者们,此刻却如同换了个人一般,他们对郑逸之前的外交成果提出了新的质疑,认为他的政策,或许会在未来损害本国的利益。
一时间,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原本轻松的宴会,仿佛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郑逸的眉头微微皱起,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使者,试图从中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连烛火都似乎摇曳得更加急促起来。
各国使者们脸上的表情凝重,
郑逸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质疑,如同一块块坚硬的石头,阻碍着他前进的道路。
但是,他绝不会退缩,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迎接这全新的挑战。
郑逸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使者,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诸位使者远道而来,想必也对大唐的风土人情颇感兴趣。不如趁此机会,由我亲自带路,一同前往大唐边境走走看看,如何?”
此话一出,原本剑拔弩张的氛围瞬间凝滞。
使者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惊讶和不解。
他们原以为郑逸会极力辩解,甚至会动用外交辞令来压制他们的质疑,却没想到他竟然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这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让他们一时之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空气中弥漫着疑惑的气息,仿佛连空气都带着一丝探究。
一位来自西域小国的使者忍不住开口问道:“王子殿下,此行意欲何为?难道仅仅是让我们游览大唐的边境风光吗?”
郑逸微微一笑,目光中充满了自信和坦诚:“诸位使者有所不知,百闻不如一见。与其在这里空谈,不如亲眼见证大唐的繁荣和强大。我所推行的外交政策,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大唐真实的国力基础之上。我愿用事实说话,让诸位使者亲身感受我大唐的诚意。”
使者们虽然心中仍有疑惑,但郑逸的坦诚和自信,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位年轻王子。
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最终选择了接受郑逸的提议。
接下来的日子里,郑逸带领着各国使者,一路向大唐边境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