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不是坦克,大炮更没办法上刺刀,第11旅毫不客气地把满营的马匹、卡车、弹药以及十二门九一式105毫米口径榴弹炮收入囊中。
倭军留守的两个辎重联队也迅速被一纵击溃,进入到了清剿扫残阶段。
“二纵立即向东突袭倭军主力侧翼,一纵11旅留下打扫战场,12、13旅不要停留,马上跟随二纵一起进攻”。
就在太和以北倭军全数尽墨的时候,东边的熊谷敬一正心烦意乱地不断调动部队拉宽战线以防备独立师从自己左翼进行迂回。
为什么阜阳的中国军队会这么多?难道军部错估了他们的兵力?现在应该先挡上一波还是断臂求生及时撤退?
一长串的疑问好似弹幕般在熊谷敬一的脑海中飘过,不过它现在没有多余时间来把这些问题全部想明白,因为当面的独立师部队攻势实在太猛烈了。
赵骥根本就没留预备队,一上来就把手头的六个旅全部压了上去,沿着倭军的阵线不断展开、不断朝东边拉开战线宽度,逼迫对方也只能跟着同样展开兵力,否则就会面临侧翼被包抄的危险。
中线决战一开打就迅速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整个倭军中集团此时此地仅有一个105毫米口径的炮兵联队可以提供火力支援,而且还在开战之初就很快遭到了独立师炮团150毫米口径重炮的强力压制,被炸得根本就没办法展开阵地进行还击。
而独立师的进攻部队则能得到三个炮营总数三十六门的105毫米口径火炮提供掩护,步兵突击时还有IG18型75毫米炮和九二式70毫米炮的伴随火力支援。
除此之外,20毫米口径的ST5速射炮和37毫米口径的Flak18型高射炮也被战士们直接拉到了一线抵近射击,压得对面的倭兵很难抬得起头。
“给军部发电,请求航空兵紧急增援!”熊谷敬一歇斯底里地怒吼着,心头对园部和一郎大生怨怼之心,“告诉园部司令,把航空兵能出动的飞机全部派到阜阳方向来,不然整个中集团就会集体玉碎了!”
八嘎!这打的是什么仗!早该南下汇合的北集团至今不见踪影,六安一线的南集团又被堵在淠河附近无法取得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军部竟然还死命催促自己加快攻击速度,还下达了限期破城这种无视具体战况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