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书画交流会

画卷缓缓展开,画中山水清幽宁静,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其间,仿若仙境。

近处溪水潺潺流淌,溪边几位文人雅士围坐一起,或吟诗作画,或举杯畅饮,人物栩栩如生,神情姿态各异。

笔墨细腻入微,每一处皴擦、每一抹渲染都恰到好处,意境深远悠长,引得众人连连赞叹。

“钱老,这幅画可真是王时敏的精品啊,这意境,仿佛能把人带入那个山林雅聚的场景之中。”陈德章由衷地赞叹道。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钱文墨自然哈哈大笑,这幅王时敏的画,确实是他最珍贵的收藏了。

当陈德章展开手中八尺素绢时,刹那间,空气中似乎有松风拂面而来。

居然是文徵明的《云壑松风图》。

这幅画以青绿为底,墨色皴擦出的山石肌理犹如斧劈刀削般刚劲有力,山腰间数株古松虬曲盘桓,枝干以篆籀笔法勾勒,古朴而苍劲。

松针细若毫芒,却根根分明,在微风中仿佛轻轻颤动。

文徵明特有的“细文”笔法在远景处展现得淋漓尽致——用淡墨渍染出的层峦在雾霭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宛如梦幻之境。

溪桥上拄杖老者的衣纹竟以游丝描绘就,细腻至极,连腰间玉佩的缨穗都清晰可辨,仿佛能随风飘动。

陈德章轻抚卷轴侧边的火漆印,一脸自豪地介绍道:“这是衡山先生七十三岁盛年之作。诸位请看这‘停云馆’收藏印,与《石渠宝笈》着录的钤印方位完全吻合。”

他指向画心右上角朱文方印,在题款“徵明写于玉磬山房”下方,果然有项元汴“天籁阁”骑缝章半枚,印证此画曾为明代收藏大家经手。

“这可是传承有序的珍品啊。”李邦柱忍不住感慨道。

李邦柱掏出放大镜,仔细地观看着墨色:“陈老您看这山石皴法,浓墨中掺入石青层层积染,这般设色手法与故宫所藏《真赏斋图》如出一辙。”

众人闻言纷纷颔首,张明远更是击节赞叹:“观此作如见衡山居士本尊挥毫,这般细密而不板滞的笔意,今人再也摹不出半分神韵了。”

陈德章的画,比钱文墨的还要珍贵。

接着,李邦柱也展示了他的画,同样不简单,是郑板桥的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