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谦带来的作品相对就差了一点,是清代翁方纲的《行书诗文轴》。
“谁将吊古代题襟,图画难传别绪深。九旬春到平分候,三十年前感旧心。一桁西峰青峭影,借君诗卷当登临。书有大小夏侯,字有大小欧阳。父掌邦礼,子居庙堂。随运变化,为龙为光。覃溪翁方纲。”
上部款署 “西郊僧舍看花之作”,钤 “覃溪” 朱文印。
下部款署 “覃溪翁方纲”,钤 “翁方纲印” 白文印。
行书结体严谨,虽有一定的倾斜度,但整体重心平稳,显得趣味良多。
每个字的笔画之间相互呼应,疏密得当。
众人一边欣赏,一边品评着翁方纲书法的独特韵味和艺术风格。
而李文轩带来的是任伯年四尺对开的《群仙祝寿图》。
十二位仙人在泼墨云海中各显神通,铁拐李的葫芦以积墨法晕染,显得古朴厚重;何仙姑的衣带则用朱磦掺胶写出透明质感,仿佛在风中飘动。
“这是光绪甲申年任先生为沪上钱业公会所作。”李文轩指着左下角鉴藏印“申报馆秘藏”解释道:“这组人物造型源自陈洪绶,但线条更加恣意洒脱。”
王景行注意到画面右侧的西洋透视技法:“任先生将西画光影融入传统人物画,这罗汉面部的明暗交接线处理得不着痕迹,当真开风气之先。”
众人对这幅画中西融合的独特艺术风格赞不绝口,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等其他人分别展示了自己的藏品,钱文墨笑着看向王景行:“景行,把你那傅山的《草书逍遥游册页》给大家开开眼。”
王景行拿出画匣,略带歉意地说道:“不好意思,钱老,我今天没带傅山的《草书逍遥游册页》,带了另外一件宝贝。”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居然敢在刚才一众珍品面前说是宝贝,这可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特别是张明远,一脸的不服气。
他带来的《容膝斋图》,虽然尺寸不大,但却是元代杰出画家倪瓒的作品,元画可以说每一幅都是天价。
但当看到王景行拿出的画匣,居然是金丝楠木制的,而且制作工艺精湛,光滑如镜,古朴大气,一时之间也被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