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个五十二岁的考古界资深专家,被迫日日驻守在考古发掘的最前线,工作时长甚至比那些负责挖掘的工人还要多。
基本上是标准的“007”工作制。
直到有一天,当他满头的黑发几乎熬成雪白,终于在地下数米深处,挖掘出了一处遗址。
那是一座完全由石块垒砌而成的建筑,呈梯台状,形态酷似古代的祭坛。
从规模来看,长度九米,宽度同样九米,占地面积相当可观。
“这……?”
吴世勋凝视着这座建筑的结构,沉思良久,随即脸色骤变,露出了震惊之色。
他连忙翻找手中的资料,不久后,便锁定了目标。
仔细对比一番后,他几乎可以肯定——
“这和高句丽古墓群中的五盔坟,几乎一模一样!”
庆尚南道一带,曾是高句丽与新罗交界之地,若按历史疆域划分,咸阳郡确实属于高句丽的范畴。
但,那只是地图上的界定。
实际上,在如今的棒子国境内,迄今未曾发现任何高句丽的考古遗址。
连一处真正的遗址都没有。
这也是棒子国费尽心机想要寻根高句丽,却始终得不到认可的原因之一。
如果这次他的判断无误……
吴世勋不由自主地吞了口唾沫——那么,这里或许不仅是国家级文化遗址,而是足以震撼世界的重大发现!
对他个人而言,更是意义非凡。
这意味着,他先前的研究结论得到了验证,而他将成为这一墓葬的首位发现者!
吴世勋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压制着激动得微微颤抖的手,他还需要做最后的确认……
“世勋,你再说一遍?到底发现了什么?”
临时办公室内,几位专家面面相觑,神情震惊,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可吴世勋的表情却无比坚定,语气兴奋,毫不迟疑地说道:
“根据初步判断,我们刚刚发现了庆尚南道——甚至是整个大寒冥国范围内,唯一的一处高句丽古墓遗址。”
“墓葬的结构,以及墓砖表面的纹饰,都高度符合高句丽晚期贵族墓葬的特征。这些知识我们在华夏学习时已经系统研究过,绝不会认错。”
“你确定?”
一位专家猛地站了起来,随即又晃了晃,重新坐下,脸色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
“基本可以确定。”吴世勋语气笃定,“不过,具体埋葬的是何人,还需要等墓穴打开后才能确认。”
考古发掘就像拆盲盒,而这次的盲盒对他来说,标准极低——只要里面的墓主身份确实属于高句丽,他就赢了。
哪怕后续研究证明,这座墓里没有高句丽特有的月亮罐,甚至那些祭祀品只是某个孩童随手摆放的玩意,考古部门依然可以强行认定:这是李朝皇族在祭祖。
因为只要这个结论成立——高句丽人就是当今大寒冥国所有国民的祖先。
如此一来,“寻根”之路,终于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