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楚家的血与泪

柳如烟藏身于御花园的假山后,亲眼目睹楚清歌被带走。她紧咬下唇,握紧了藏在袖中的匕首。她必须尽快将消息传出去。御花园中,宫女太监来来往往,却无人注意到假山后的柳如烟。几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为这紧张的氛围增添了一丝生机。

楚怀瑾收到柳如烟的消息后,立刻召集心腹商议营救计划。“王妃娘娘被禁足,我们必须尽快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语气沉重,眉头紧锁。几名将领围坐在桌旁,面色凝重,不时低声讨论着。帐外,夜色深沉,寒风呼啸,营地里火光闪烁,人影晃动。

李婉儿坐在梳妆台前,细细地描着眉,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楚清歌,你终究还是斗不过我。”她对着镜子轻语,眼神中充满了算计。镜中的她妆容精致,眉目如画,却掩盖不住眼底的狠毒。寝宫内,香炉袅袅升起,弥漫着淡淡的香味,却无法掩盖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

深秋的寒意裹挟着萧瑟的秋风,吹动着楚清歌身上粗布麻衣。她乔装成一名普通妇人,步履匆匆地走进城郊一处隐蔽的院落。院内,几个衣着朴素的楚家族人正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见到楚清歌,他们立刻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一番寒暄后,他们将楚家被诬陷的细节娓娓道来,言语中充满悲愤和无奈。原来,赵瑾瑜暗中指使曹正伪造了楚家通敌叛国的证据,又买通了几个官员作伪证,这才使得楚家满门抄斩。族人们的讲述,让楚清歌心中的仇恨之火越烧越旺,但她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一位老妇人的手,安慰道:“我一定会为楚家讨回公道。”

离开族人避难的院落,楚清歌寻到一处僻静的茶摊,她向摊主要了一碗粗茶,一边慢慢地啜饮,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确认无人跟踪后,她才从袖中取出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与柳如烟约定的暗号。将纸条揉碎,楚清歌起身离去。柳如烟扮作卖花女,在约定地点等候。两人交换了情报,楚清歌得知李婉儿和曹正来往密切,并且曹正手中掌握着他们勾结的证据。

“娘娘,曹正此人十分谨慎,他的密信都藏在贴身锦囊里,恐怕不易得手。” 柳如烟略带担忧地说道,眼角的细纹随着她说话的神情微微颤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楚清歌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伸手从袖中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瓷瓶,“这是我特制的迷香,你寻个机会……”她附在柳如烟耳边低声交代了一番。柳如烟听完,郑重地点了点头,接过瓷瓶,转身消失在人群中。

数日后,柳如烟成功地从曹正的锦囊中窃取了密信。信中,李婉儿和曹正密谋陷害楚家,以及李婉儿勾结燕王,意图推翻赵瑾瑜的阴谋,一览无余。拿到密信,楚清歌心中大喜,她必须尽快将这封信送出去。

这日,楚清歌前往冷宫探望被废黜的儿子赵煜宸。曾经金碧辉煌的宫殿,如今破败不堪,处处透着凄凉。赵煜宸蜷缩在角落里,眼神空洞,昔日太子的光彩早已荡然无存。看到楚清歌,他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却很快又暗淡下去。

“母妃……” 赵煜宸的声音沙哑无力。楚清歌强忍着心中的悲痛,轻轻地将他搂在怀里,柔声安慰道:“宸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与赵煜宸短暂的相见后,楚清歌寻机将密信交给了暗中在冷宫外等候的萧恒。萧恒是朝中少有的正直之臣,对赵瑾瑜的暴政早有不忿,也一直在暗中帮助楚清歌。他接过密信,神色凝重,向楚清歌拱手一拜,表示一定会妥善处理。

萧恒思虑再三,决定将这封密信呈给燕王。燕王一直觊觎皇位,这封信无疑是他扳倒赵瑾瑜的绝佳机会。果然,燕王得到密信后,立刻在朝堂上公开弹劾赵瑾瑜和李婉儿。一时间,朝野震动。

赵瑾瑜勃然大怒,下令彻查此事,并派人追捕楚清歌。此时,楚清歌凭借预知梦的能力,早已预料到赵瑾瑜的行动。她提前将赵煜宸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在自己居住的破旧院落里设下陷阱,静待侍卫前来。

夜幕降临,一群侍卫闯入院中,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就纷纷跌入楚清歌预先挖好的陷阱之中。楚清歌站在院墙之上,看着陷阱中挣扎的侍卫,冷冷一笑。

“不自量力。”

楚清歌轻盈地跃下院墙,身影在夜色中如同鬼魅。她走到陷阱旁,借着昏暗的月光,看清了侍卫们惊恐的面容。一个侍卫队长挣扎着想要爬出来,却被楚清歌一脚踩住胸口,动弹不得。“说,是谁派你们来的?”楚清歌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侍卫队长脸色苍白,眼神闪烁,“是…是皇上……”他艰难地吐出几个字,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音。

“皇上?”楚清歌冷笑一声,“他以为派你们这些虾兵蟹将就能抓到我?” 她脚上用力,侍卫队长发出一声惨叫。

“娘娘饶命!小的只是奉命行事!”侍卫队长苦苦哀求,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楚清歌蹲下身,逼视着侍卫队长,“奉命行事?好一个奉命行事!你们可曾想过,你们奉的是一个暴君的命令!”她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悲痛。陷阱里的其他侍卫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

风吹过破败的院子,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楚清歌站起身,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回去告诉赵瑾瑜,”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楚清歌,与他不共戴天!”

说罢,楚清歌不再理会陷阱中的侍卫,转身离去。她知道,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

楚清歌离开后,几个躲在暗处的黑衣人迅速出现,将陷阱中的侍卫打晕,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院子。

与此同时,在皇宫的御书房里,赵瑾瑜正焦急地来回踱步。曹正弓着身子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还没找到?”赵瑾瑜的声音低沉而危险。

“回皇上,还没有楚清歌的消息。”曹正小心翼翼地回答,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赵瑾瑜猛地停下脚步,怒视着曹正,“一群废物!连个女人都抓不住!”他狠狠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御案上的奏折被震得散落一地。

“皇上息怒,”曹正连忙跪下,“奴才这就派人再去搜查。”

赵瑾瑜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心中的怒火。“楚清歌,你以为你逃得掉吗?”他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闪烁着阴狠的光芒。

在另一处隐秘的宅院里,楚怀瑾正与几位楚家族人商议着接下来的行动。他们围坐在一张木桌旁,桌上摆着几张地图和一些文件。“清歌已经成功将密信交给了萧恒,燕王也已经公开弹劾了赵瑾瑜。”楚怀瑾沉声说道。

风卷残叶,萧瑟的秋风吹拂着京城的大街小巷,柳如烟一身粗布衣裳,头戴斗笠,低着头快步走在人群中。她眼神锐利,不时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像一只警觉的猎豹,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危险。在一个不起眼的茶摊前,她停下了脚步,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手中的粗瓷茶碗,看似漫不经心地听着周围的闲谈,实则是在收集信息。三天了,她乔装打扮,终于找到了楚怀瑾安置族人的秘密据点——城郊一处废弃的寺庙。柳如烟压低帽檐,转身消失在熙攘的人群中。

皇宫内,金碧辉煌的宫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李婉儿轻柔地为赵瑾瑜奉上一杯茶,眼波流转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皇上,臣妾听说,近日城中流传一些关于楚清歌的谣言……”她语气迟疑,欲言又止。赵瑾瑜放下手中的奏折,剑眉微蹙:“什么谣言?”李婉儿凑近他,声音压得更低:“有人说,楚清歌与北狄暗中勾结,意图谋反。”赵瑾瑜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猛地站起身,来回踱步,神情阴晴不定。“岂有此理!她竟敢……”他咬牙切齿,怒火中烧。李婉儿在一旁添油加醋,将谣言渲染得更加逼真,赵瑾瑜的疑虑也越来越深。

“曹正!”赵瑾瑜厉声喝道。曹正躬身入内,垂手而立。“密切监视楚清歌,不得有误!”赵瑾瑜语气冰冷,不带一丝感情。曹正领命而去,迅速安排人手,将楚清歌的住所团团围住,她的一举一动都尽在赵瑾瑜的掌控之中。楚清歌站在窗边,望着窗外萧瑟的景色,心中一片平静。她早已预知了这一切,在梦中,她看到了赵瑾瑜的猜忌,李婉儿的阴谋,以及即将到来的风暴。她轻轻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封信,交给身边的侍女:“将这封信交给萧大人。”侍女领命而去,身形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城郊废弃的寺庙里,楚怀瑾正在召集旧部,商议对策。跳动的烛光映照在他坚毅的脸上,更显沉稳。“清歌来信了。”他沉声说道,将手中的信件递给众人传阅。信中,楚清歌详细地阐述了目前的形势,并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众人看完信后,纷纷表示愿意跟随楚怀瑾,为楚家讨回公道。

“各位,清歌的预知梦从未出错,我们必须尽快行动!”楚怀瑾语气坚定,目光如炬。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转头看向一位中年男子:“刘叔,你立刻安排人手,将族人安全送出京城。”中年男子拱手领命,转身离去。夜色渐深,寺庙里的人影晃动,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做着最后的准备。

楚清歌在宫中看似平静地生活着,每日抚琴作画,侍弄花草,仿佛对外界的风云变幻毫不知情。她优雅地将一朵盛开的牡丹插进花瓶,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赵瑾瑜突然出现,站在门口,冷冷地看着她。“爱妃,近日可好?”他语气冰冷,带着一丝审视。楚清歌放下手中的花枝,缓缓转身,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皇上怎么来了?”赵瑾瑜走到她面前,目光锐利地盯着她的眼睛:“朕只是来看看爱妃。”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冰冷,“爱妃最近似乎很清闲啊。”楚清歌微微一笑,神情自若:“皇上日理万机,臣妾不敢打扰。”赵瑾瑜冷哼一声,转身离去,留下楚清歌一人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萧恒收到楚清歌的信后,立刻展开行动。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暗中安排了一批马车,将楚家幸存的族人乔装打扮成商队,趁着夜色,悄悄地离开了京城。

“一切准备就绪。”楚怀瑾看着远去的马车,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翻身上马,对着身后的众人说道:“出发!”

柳如烟隐匿在京城一处茶楼的角落里,观察着来往的行人。她换了一身粗布衣裳,头发也用布巾紧紧包裹着,脸上还抹了些灰土,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村妇。她轻轻掀起茶杯盖,用余光扫视着周围,确认没有人注意到自己后,才浅浅地抿了一口茶水。茶有些苦涩,如同她此刻的心情。她已经找到了楚怀瑾安置族人的秘密据点,一个位于城郊的废弃庄园。庄园外看似荒凉,实则暗藏玄机,周围布满了楚怀瑾安排的暗哨。柳如烟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心中盘算着如何将这个消息安全地传递给楚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