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铁娃扶苏回归

然而,秦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国际形势上,其他诸侯国对秦国的崛起感到了威胁,赵、魏、燕、齐联合起来,试图对秦国进行遏制。可惜却没多大作用,当初公子华制定代理商也处于这个考虑,一是拉拢各国商贾,这些商贾背后的家族都是各国大臣,相当于用产业园的利益与各国贵族捆绑。二是风险太高,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毕竟不是秦国土地。最后是减少开拓市场成本,达成利益共识。

在国内,随着各项国策的落实和基础建设的推进,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宗族出现不少人反对出五服政策、韩地和巴蜀贵族叛乱等。这些都被公子华处以九族消消乐。

面对外部的压力和内部的问题,秦国并没有退缩。赢政和公子华深知,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实力,才能在战国末期的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公子华在各部官员的协助下,继续深化改革,完善落实各项政策,努力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中途公子华还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便是在黄石公的帮助下找到了周武王的墓地。并在周文王、周武王的墓地建设了养殖场,墓坑当作化粪池。

第二件事公开了周文王墓地挖掘出来的史料,并依据周文王写的日记抨击了儒家的《尚书》,并通过《尚书》与《竹书纪年》互相佐证,打压了儒家在各国的影响力。并把此事写进了书本之中,洗白了商纣王。

第三件事便是私下命章邯用商王六师的训练方式,秘密的在秦国各地豢养死士家族。因为自己总要给自己留一手,公子华不确保赢政后期会不会黑化成像刘彻一样,前期把儿子捧上天后期杀妻子。人一旦接触了权力带来滋味再放下就很难。更何况是万人之上,主宰众生的王。这道理很多人都见过,保安刁难外卖骑手、买房请了个物业祖宗供着、城管怕小摊贩东西丢了自己替他保管。

这期间赢政也两次外出暗访,第一次前往了上郡雁门郡,第二次前往了蜀郡并从邛都乘船从夷陵归来。

10月13日公子嘉带领燕国使者,来到了咸阳。赢政坐于王位之上,王桌和王椅之上雕刻着玄鸟,栩栩如生,尽显大气磅礴之势。公子嘉带领一行人进殿之后便看到左右两侧的文武百官以及站于于下手方的各位公子,公子嘉打量着一行公子想看出谁是那位名震六国胆敢冒着天下大不惟挖开了他祖宗的陵墓。邓山的一声:“放肆,见到大王还不速速行礼。”

公子嘉赶忙收回思绪行礼道:“燕国使者公子嘉拜见秦王”

赢政俯视着燕国一行人开口道:“免礼,此次你燕国来秦所为何事?”

公子嘉回道:“此行受父王所托前来前来秦国,我燕国想出30座城池换取文王和武王的骨骸与陪葬品。”

百官们戏谑的看着燕国一行人,要骨骸?他两骨骸都被抽成灰了,各地人员来到咸阳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坊区花一钱抽文王和武王。就这样每天还都络绎不绝,毕竟抽骨灰也算抽了他俩,不然跟邻里聊天都低人一等。

赢政看向下方的一众公子,开口问道:“你们觉得如何?”

众公子互相看了一眼,随后看向了扶苏。毕竟公子华不在,扶苏便是最大的兄长。今日是赢政每四月考察一次学业的日子,其母可没少教导他们少说少错、多说多错、不说不错的道理。

赢政看着底下众公子心底十分失望,就不该叫他们过来丢人现眼。:“扶苏你当如何?”

这段时间本来在齐国忙着撕阴阳家的淳于越,得知秦国在各郡县开设学堂和公子华挖周文王之事赶回了秦国,回到秦国之后发现朝堂早已没有其一席之地。之前交往的朋友也与其划分了界限,不管是学堂之事还是挖墓之事都没办法解决。自己弟子扶苏也因论语和《尚书》、《竹书纪年》之事对儒家半信半疑,淳于越顿感不妙,在其一段时间的教育之下扶苏又对儒家深信不疑。是的那个铁头的儒家扶苏又回来了,并将这些事归结其大兄被法家荼毒,不喜儒家才展开的污蔑。

扶苏开口道:“父王,儿臣觉得应该归还周文王和周武王遗骸。对于燕国赔偿儿臣觉得不应当收取,毕竟是长兄有违人伦挖其祖坟实属大逆不道。而且”

赢政大怒道:“住嘴”

扶苏的话在朝堂炸开了锅,众人像个傻子一样看着扶苏,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有人还悄悄问了身边人,露出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这是老秦人?这是秦王政的公子?

扶苏被赢政喝住,露出一副委屈的表情。燕国一行人也被扶苏的一席话惊住了,心想果然燕子做法正确的,赢政和公子华必须除其一,这两人在一天五国根本抬不起头。最好是杀了公子华让赢政后继无人。

昌文君和楚系一众人最后的一丝希望都被扶苏无情的断绝。为了帮扶苏争取机会楚系付出了巨大代价,昌平君损失右丞相之位现在还在南郡回归咸阳遥遥无期、昌文君进了内阁、不少人不是被清理出朝堂就是被公子华在官制改革中放到了有名无实的位置之上,而跟着公子华的一众人吃的五饱六饱的,不是在四海商会有股份就是混到了好位置上,例如乌倮氏一个商贾摇身一变成了农业部部长,官居二品,总领秦国农牧大权。还有工部部长相里腾,现在各部部长不是秦王政的人就是公子华的人,斗不过、根本斗不过,毁灭吧,累了。

赢政又问了几位公子,得到的结果不是同意交换就是在此基础之上让燕国再加一些钱财。赢政一脸郁闷的看着众公子,这是他的种?

赢政看向邓山开口道:“你你去把华儿叫来。”

邓山恭敬道:“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