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不一样的太平洋战争序曲(一)

其实这个事件发生的由来也很简单,日本裕仁天皇召开的御前会议上虽然有一些人反对从中国抽调兵力去攻击荷属东印度群岛,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已经决定了,这么大的一块 “肥肉” 放在嘴边不可能不吃的,毕竟日本吃下这块肥肉就能极大的补全自己的短板。

而这个时候的东南亚只有一个国家算是独立国家,那就是泰国。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是欧美列强的殖民地。

越南、老挝、柬埔寨组成法属印度支那,被法国殖民;缅甸、马来亚、北婆罗洲(包括沙捞越、沙巴、文莱)、新加坡等地都属于英国的殖民地;菲律宾是美国的殖民地;印尼当时被称为荷属东印度群岛,是荷兰的殖民地。

在这些列强国家里面,只有荷兰看似是一个 “软柿子”,其在东南亚的军事力量相对薄弱,殖民地防御体系存在诸多漏洞,这才让日本动了侵占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心思。

而泰国是一个拥有 7000 万人的国家,国内地势险要,多山地丛林,易守难攻,可泰国国内的矿产资源却不算丰富。泰国统治者具备灵活外交策略,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浪潮汹涌的时代,特别是泰国国王拉玛四世、拉玛五世等深知国际形势严峻,积极开展外交周旋。

他们主动向西方学习,引入西方技术、制度,进行现代化改革,展现出泰国愿意顺应时代发展的姿态,让列强看到泰国并非完全封闭、愚昧的国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列强将其直接吞并的欲望。例如拉玛五世推行的废除奴隶制、建立近代化军队等改革,既提升了泰国国力,也改善了国际形象。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因素发挥了作用。泰国处于英法两大殖民帝国在东南亚势力范围的缓冲地带,对于英法而言,保留一个相对独立的泰国,有利于避免两国因殖民地边界问题直接冲突。英法都不愿轻易打破这一微妙平衡,去强行吞并泰国引发与对方的矛盾,所以更倾向于将泰国变为一个可控的半殖民地式的 “缓冲国”,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经济利益、政治特权,而非彻底的殖民统治。

再者,泰国的民族凝聚力也不容小觑。泰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民族认同感和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面对列强渗透,民间也有较强的抵抗情绪,这使得泰国统治阶层在对外谈判时有一定民意支撑,不至于轻易屈服于列强压力,拱手让出主权,能够在复杂国际环境中艰难维系国家独立地位。

当日本将贪婪的目光锁定荷属东印度群岛,妄图将这片富饶之地据为己有时,兵力的调配便成了首要难题。此时日本国内的兵力储备并不充裕,仅有第一师团和近卫师团两支较为精锐的力量,外加独立混成第一旅团、独立混成第 11 旅团,以及零零散散负责本土安防的一些警备队,这点兵力,要想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海外侵略战争,无疑是杯水车薪。

在日本人的战略算盘里,甲种师团那可是进攻的利刃,用来单纯防守实在是大材小用,反正现在在华国没有进攻计划了,有乙种师团防守足矣。

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远在中国战场的精锐部队,决意从中抽调至少四个甲种师团奔赴新战场。关东军那边,第七师团和第八师团被选中,这两支劲旅虽说在之前的诺门罕战役中折损不小,可毕竟底子厚、战斗力强,稍加休整,依旧能爆发出惊人的战力。

华中派遣军麾下的第六师团和第十八师团同样没能逃过这一劫,要知道,他们在南昌、长沙等地苦战了大半年,早已疲惫不堪,但军令如山,也只能奉命回国休整,为即将打响的荷属东印度群岛之战养精蓄锐。但是他们肯定不敢从华北抽调兵力,现在八路军闹的太凶了,补给增兵就算不错了。还想抽调部队,那不可能的。

为了填补兵力不足的缺口,日军大本营还煞费苦心组建了五个新编师团,分别是第 41、48、51、52、54、55 这六个乙种师团,其兵力规模均在 人左右,相较于其他乙种师团,明显人数偏少。

这般 “瘦身” 背后,实则是日本军工生产能力捉襟见肘的无奈之举。由于军工产业无法满足大规模战争的物资需求,这些新编师团不得不大幅削减炮兵力量,从原本标配的炮兵联队硬生生缩编成了炮兵大队,火力配置大打折扣。而且装备的火炮大多都是大正年间生产的一些老式火炮,甚至还有明治年间生产的那些既笨重射程还近的老古董火炮。

然而,即便先天不足,这些新编师团在日军的战略规划里依旧肩负着重任。它们的主要任务便是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接替先头冲锋陷阵的甲种师团攻克的阵地,以及后续担任关键区域的守卫部队,为日军巩固侵略成果、进一步推进战线提供支撑。

海军方面,日本联合舰队更是出动大量精锐战舰,摆出了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第一航空舰队的第一航空战队成为先锋力量,当中那两艘声名赫赫的巨舰 —— 排水量高达 36,500 吨的赤城号与 38,200 吨的加贺号航空母舰。

这两艘航母可不单单是体积庞大,它们承载着日本海军称霸海洋的野心,其先进的舰载机配置、高效的作战指挥系统,让它们成为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核心力量,一旦出击,必将给敌方带来灭顶之灾。

虽然日本航空母舰舰队很强大,但是这次出击的主力却并不是它们,而是战列舰编号,为了这次出击日本计划出动五艘战列舰,其中有三艘排水量 吨的金刚级战列舰,分别是金刚号、比睿号、榛名号以及两艘排水量达到 吨的长门级战列舰,分别是长门号和陆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