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满脸笑意,摆了摆手,“不必多礼,今日过来,就是想看看你这边的情况,顺道了解下中书省的运作。”
说完,他目光扫向屋内的其他人,“你们先退下吧。”
待众人鱼贯而出,房门缓缓关上后,屋内只剩下朱元璋、朱标、李奥和牛晓乾。
朱元璋拉着朱标坐下,关切地问道,“主持中书省的这些日子,感觉怎么样?事务繁杂,你还吃得消吗?”
朱标见旁人都已离开,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了不少,坦诚地说道,“爸,自接手中书省事务以来,我每天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虽说事务繁杂琐碎,但好在有朝中诸位老臣尽心辅佐,加上这些年轻学子个个锐意进取,充满干劲,倒也进展得还算顺利。”
他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只是改革政务流程,协调各方关系,确实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心思。”
李奥在一旁好奇地打量着中书省的布局,问道,“标哥,有必要分区办公么?”
朱标微微一笑,解释道,“我打算临时成立一些部门,通过逐步分化六部的权力,来实现权力的重新分配与制衡。”
“以后这些临时部门会慢慢发展成为正式的部门,虽说不敢奢望短时间内就能像现代那样拥有繁多的部门,但从长远来看,这一趋势怕是难以避免。”
“而我这么做,最终的目的你们也清楚,就是为了废除丞相制度。”
李奥和牛晓乾听闻此言,皆是心头一震,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李奥下意识地瞅瞅朱标,又将目光投向朱元璋,“大叔,在历史上,废除丞相制度可是你一手操办的大事。”
“这次让标哥来主导这件事,真的合适吗?”
“这么做会不会伤了那些跟随你多年的老臣的心?毕竟丞相制度延续已久,突然做出这样的改变,难免会引起一些震动。”
朱元璋神色平静,目光中透着久经岁月沉淀的睿智与果决,他抬眸看向李奥,“咱让标儿来谋划此事,自然是深思熟虑过的。”
“标儿自幼在咱身边,研习政务多年,对朝堂局势和权力制衡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洞察。”
“他心思缜密、仁厚宽和,朕信他能以更为柔和、稳妥的方式推进此事。”
“至于老臣们,咱也并非不顾他们的感受。”
“可丞相权力过重,尾大不掉,于国于君都有隐患。”
“咱与标儿推行此事,并非针对个人,而是为了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思绪飘向历史书上的自己,语气中不自觉地带着几分感慨,“咱在历史上,借着胡惟庸案废除了丞相制度。”
“那时大明已经根基稳固,有足够的底气和力量去应对权力更迭带来的巨大冲击。”
他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柔和地看向朱标,“但如今情形不同,标儿你仁善,咱希望你能以更温和、更稳妥的方式,逐步实现权力的平稳过渡,避免朝堂出现大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