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深知儒家思想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纵使心中对我等的谏言不悦,也顶多责骂一番,不会做出过激之举。”
“至于尔等,只要在朝堂之上表现出一心为江山社稷、为黎民百姓着想的赤诚之心,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又何惧之有?”
“陛下圣明,终究会明白我等的良苦用心。”
陈老哈哈一笑,透着一股大义凛然的豪迈之气,“哈哈,没错,我等就是一心为江山社稷、为黎民百姓着想!”
“这颗赤诚之心,日月可鉴!”
“依我看,明日早朝,我等先由孔公带头上奏。”
他看向孔希学,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待,“孔公德高望重,又是衍圣公,由您率先开口,详细阐述改革派的弊端以及对民生、礼制的危害,必定能引起陛下的重视。”
“之后,我等其他人再依次补充,呈上各自的奏疏,形成合力。”
“如此一来,我们的观点便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传达给陛下,让陛下……”
…
次日早朝,牛晓乾坐在李奥一侧的小马扎上,悠闲地嗑着瓜子,脑袋仰得高高的,看着朝堂上大臣们奏事。
“老李,不是说今天有孔家的戏码么?”
“咋还没开始,净听他们说些屁大点事,还拿到这儿来说,真没意思。”
李奥头躲在桌子后面吃着面包,“急啥,等会就看到了。”
“下次帮我批发一箱红豆的面包,蓝莓味的吃腻了…”
就在这时,通政司的官员从队列中走出,恭敬地向朱元璋禀告,“陛下,衍圣公携一众儒士在宫外请求面圣,口口声声说有要事相商。”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中闪过一丝戏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衍圣公啊,孔家传承千年,儒家学说更是远播四方,为我华夏文明的传承,那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既然衍圣公今日前来,还说有要事,想必是心系我大明江山社稷,忧国忧民呐。”
“巧了,咱也正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他办。”
“宣!”
李奥和牛晓乾一听,赶忙从桌子后面探出脑袋,举着手机,记录下即将发生的一切。
随着一声“宣衍圣公及众儒士上殿”的高呼,孔希学领着一众儒士稳步踏入朝堂。
他们身着整齐的儒服,神色庄重,步伐间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一进入大殿便整齐地跪地行礼。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圣安!”
朱元璋看着跪地的众人,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衍圣公快快请起,诸位也都平身吧。”
“今日你们前来,朕心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