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老儒士们为大明,发挥余热

若再毫无根据地胡搅蛮缠,无理取闹,那可就太过分了,只会显得自己无理取闹,贻笑大方。

况且,他们也深知当今陛下手段强硬,绝非好说话的主。

若是触怒龙颜,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说不定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要搭进去。

沉默片刻后,陈老微微颤了颤身子,犹豫着向前迈出一小步,拱手说道,“陛下,经诸位大人一番解释,我等心中诸多疑虑已消。”

“如今看来,改革确是利国利民之举,我等之前考虑欠妥,仅凭片面之词就贸然质疑,实在不该。”

其他老儒士纷纷点头附和,神色间满是敬畏与顺从,他们深知此刻顺着陛下的意,才是明智之举。

江西微胖儒士也跟着说道,“陛下,我等也深知是自己了解不够全面,行事过于鲁莽,错怪了朝廷的一番苦心。”

“我等一心只为了百姓与一众学子发声,可因调查不深,言语多有冒犯,还望陛下念在我等这份赤诚之心,恕我等之罪。”

说着,他再次恭敬地行了个大礼,额头几乎触碰到地面,久久未起。

其他老儒士也跟着齐刷刷地拜下,朝堂上一片寂静,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朱元璋看着他们伏在地上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在心底暗自冷哼一声。

若不是亲眼瞧见他们私下里为了利益的丑态百出,自己还真要被这副看似赤诚的模样给骗了。

但面上,他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神色,声音里带着几分关切,“都起来吧,诸位皆是我大明的有功之臣。”

“多年来,你们为大明培养了无数的学子,为朝廷效力,造福百姓,这其中离不开你们的辛勤付出。”

老儒士们缓缓起身,面上还带着些许忐忑之色,毕竟刚刚在朝堂上公然反对改革,心里难免七上八下。

可听到朱元璋这番夸赞,原本如弓弦般紧绷的神经才渐渐放松下来,神色间也不自觉地多了几分自得,仿佛之前的质疑与反对从未发生过。

“朕想着,诸位在教育上的功绩不可埋没。”

“朕要在你们各自的家乡,为你们建立功德碑,将你们的事迹铭刻其上,让后世子孙都能知晓你们对大明的贡献,让你们的美名千古流传。”

此话一出,老儒士们顿时喜出望外,眼中闪烁着惊喜与兴奋的光芒。

纷纷再次行礼,口中高呼,“陛下圣恩,我等万死难报!”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不过,如今大明幅员辽阔,偏远之地的教育却依旧匮乏。”

“那些地方的孩子,同样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却苦于没有良师教导。”

“朕希望诸位和家族能为了大明,为了百姓与莘莘学子发挥余热,前往那些地方,为当地传道授业。”

“你们都是饱学之士,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定能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读书识字,成为我大明的栋梁之材。”

“这可是比在家乡讲学更有意义、更伟大的事啊。”

这话听起来大义凛然,老儒士们一时语塞,心中虽有千万个不情愿,毕竟偏远之地条件艰苦,与他们平日里优渥的生活天差地别。

陈老嘴角微微抽了抽,心中满是无奈,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陛下,您的旨意臣等岂敢不遵?”

“这旨意自是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草民心中万分明白。”

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抬眼观察朱元璋的脸色,只见额头上已然渗出了细密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