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到了生产队末期,大家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上工就有工分,不上工就没有,不少人都在混日子。与其每天去混那不到一元钱的工分,还不如来帮忙建房更实在。

石匠们在平整地基时,顺便把开凿出的山石用錾子凿出洞,再用大锤和楔子将其分成小块,每块控制在四五十斤左右,然后简单修整出平整的表面备用。木匠们则开始搭建木架,锯板材,准备处理木方和制作门窗框架。

青沟建房的这块地相对平坦,挖土方时,往下挖到五六十公分,就碰到了一块块山石,稍加修整,就成了非常坚固的地基。建房工作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王静雅和李嘉怡回去上工了,宋阳和宋军则每天在青沟搅拌砂浆,帮忙搬运石头,为砌墙提供材料。

宋阳还专门砍来竹子,用刀子劈成细细的竹丝,做成刷子,用来清扫石头墙体上的砂浆和黄泥,再用木棍仔细勾缝。

宋军要建的大房子,两层主房面积有一百五十平方米,再加上左右两侧各两间的厢房,总面积至少也有二百三十平方米。要是在前面砌上围墙,安装上大门,妥妥的就是一个四合院的样式。

米仓山里其实有不少四合院。早年间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有不少民风强悍的客家人来到山里,也把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带了过来。即便到了以后,依然有许多四合院群落保存完好,还被列为保护对象。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转眼就过去了,石屋的第一层顺利建成。别看墙体厚实,是用石头一块一块仔细砌出来的,却非常有形。大门框和窗框直接用粗大的原木做成,两面刨平,厚实又坚固。等装上精心制作的木门门板和窗扇,肯定既好看又牢固。

一层墙体建好后,一根根原木做成的大木方被架上去当作楼楞,先简单用几块木板垫着,再搭起简易楼梯,开始建造第二层。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用石头砌墙,虽说墙体厚实,但只要石料和砂浆供应充足,建造速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慢。又一个月过去,石头房子的主体工程完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远远望去,宋阳觉得这房子漂亮极了,宋军更是每天都乐呵呵的。宋建国、王静雅和李嘉怡每天晚上都会过来看看,看着这房子一天一个样,宽敞又明亮。

原本以为会粗糙难看的石头房,却有着一种厚重沉稳的独特气质,让人看着特别舒服。宋阳晚上回到老房子睡觉,不止一次听到王静雅和宋建国称赞那房子,还说相比之下,自家半坡上的老房子就像个简陋的牲口棚。

听到这样的话,宋阳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因为他一直担心,等哥俩的石头房子建好后,父母会舍不得放弃半山腰的老房子。现在看来,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后要说服他们搬离老屋,应该会容易一些。

毕竟老人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种根深蒂固的执念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哪怕有再好的房子,他们也不会轻易舍弃旧居。

房间的地板,把泥土夯实后,铺上整理平整的青石板,缝隙用三合土填充。剩下房梁、椽子的搭建,以及用厚实木料吊顶、铺设楼板的工作,就交给木匠师傅了。

几个石匠则转移到盘龙湾,开始为宋阳的房子准备材料,平整山石。这段时间,宋阳也跟着学会了处理石料,便也加入其中,干得有模有样。

宋阳选的建房位置,在小河对面的石崖前,离石崖下的山洞大约十来米远。在过去建房之前,得先把河上的石桥建好。考虑到以后可能会发大水,这桥必须建得特别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