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尾随十一-福子

庞佐带了几个人奔向都监府,看见了他这一生最触目惊心的一幕:六个少年,像是六捆柴火一样东歪西扭地扔在地上,他们的手仍背在后面,被一条绳子串在一起。

庞佐知道,这种捆法叫“锁链法”,是他们训练时用的,一般人除非用刀割断绳子,解,是解不开的。

他忙蹲下身子去摸少年的鼻息,却见他们个个浑身沾满血污和马粪,而且个个头破血流,鼻孔、嘴角都有凝固的血痕。

都监府的马棚里一共关了三十多匹良马,细节,他不敢想。

“大人有令!无关人等立刻回避!”卫兵来清场了。

回到兵营,庞佐伏在矮墙上呕吐不止,心里的那种难受,无法用语言表述。

把头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这件事情,你不要那么多屁话!人已经死,你就是把命搭上他们也活不了!”

庞佐知道,把头这是为自己好。

“他们这是要把人送哪儿去?”把头说。

庞佐忙抬头,见两辆马车向东而去,东山!他们这是要把人送到东山,那么,一定是把尸体抛入山涧吧?

此事在士兵中间的反响不小,因为士兵们绝大多数都和庞佐一样来自市井和农家,当时跟随武仁去灯市的人有一二十人,想堵住所有人的口,难。

所以事实真相便在士兵间传开了。

前面是谁告诉死者亲人去东山寻找尸体的,庞佐不知道,最后的那封信,是他扔在苦主脚下的。

因为,他已决意离开军队回家去了。

想不到武仁挑选了他去跟踪巡按大人,听到“呼延略”这三个字,他的心口突突直跳。

眼前立刻出现了跪在堂上战战兢兢的自己,和那个伴随在卢荣身边的、俊朗的年轻人。

六年未见,他已经是巡按了,自己却还只是个代书!

哥哥庞炯和嫂子金娥对卢荣等人是感恩戴德的,当时少年气盛的庞佐颇不以为然:我们又没犯法,只能说县令是秉公断案了,但这难道不是他该做的吗?

入伍之后,见到听到太多官员颠倒黑白贪赃枉法,尤其是六少年案之后他突然明白,当年自己和哥哥真是遇见了清官,不然,真判哥哥一个通奸之罪,你又去哪里求告?

李校尉没有回入住的客栈,而是走进了一家歌舞坊,找了个歌女单独听曲儿。

歌女年纪不大,最多十五六岁,端端正正坐着弹琵琶,一眼不看这个同样端坐着的客人。

曲儿李校尉是听不懂,从跟在庞佐身后士兵的眼神里他看出来,自己应该是被认出来了,庞佐盘查自己一是帮自己隐瞒身份,一是为了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