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穿裨将衣服的人说道:“主帅和一千卫军正在后面,再后面应该还有三千大军正在阻挡契丹人的追兵。”
听到这句话,斥候的首领说:“你们在这里接应一下,我现在就回城去禀报刺史大人,城中还是有一些士卒和乡勇的,这些人或许不能够对抗大军,但是能够阻挡一下,就也算是能够让大军撤回来一些。
我想替代刺史大人问一句,你们就只回来这些人吗?”
“原本是可以回来更多人的,但是这路上契丹人就和疯了一样,原本的一万人就只剩下我们这些,我们跑得快是因为我们是第一批阻击的,大将军说我们只要完成狙击就可以直接撤离这里,于是我们就直接跑到了这里来。”
斥候首领说:“还麻烦你们向前三十里后等待大军,我现在就回去禀报刺史大人。
如果等到了大军和后面的人,还请你们带着他们继续前行十里,我保证会让人在那个位置等待你的。
我王忠南一定会回来的,你们放心。”
王忠南就是小六子,也就是跟在许然身边的那个侍卫,王忠南是后来的大将军。
王忠南最终带着人接应到了张照等人,原本许然是打算处理这些人的,但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是,这些人还是有一些用处的,要是那么轻易就去处理的话,恐怕会惹出来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而且许然也不可能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处理张照等人,但是他不处理,可不代表着皇帝处理。
最终此战的主帅张照被诛九族,活下来的将领中有三人被降职,还有四人被罢免,其中还有两个人被皇帝下令处死。
皇帝原本是不打算处理那两个家伙的,但是那两个家伙作为前军统率和骑兵统率居然是这些人当中跑得最快的,两个家伙甚至于要比王忠南更早到达涿州城下,也就是许然忍住了,不然他们两个可能直接被许然斩首在两军阵前。
而这一次之后,许然就回到了长安城中,升任兵部左侍郎,而原本的兵部左侍郎调到吏部当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升任左侍郎,左侍郎升任兵部尚书。
实在是兵部这些家伙给皇帝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而王忠南也在许然的推举下成为了皇帝第二次进攻幽州的先锋,也就是这场仗,让契丹人十年内都没敢到达幽州城下。
齐年北不觉得皇帝的杀伐有问题,相反,这件事情让齐年北对于皇帝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知道皇帝为什么要那么重用内卫,为什么对百官如此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