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伏笔

还是少熬夜一点比较好,不是你身体的问题,是我前些日子找中医给你开调理身体的药物时,医生说的,所以就说了这些事情,他还问我有没有子嗣,于是他就说了让你少熬一点夜。”

齐年北无奈地点点头,“你放心吧,是会做好这些事情的。”他当初也算是个医者,自然是懂得这些事情是关于什么的,但是还是没有办法说些别的内容的。毕竟他自己也是暗中调理身体的,不然也不会吃这些药,可是他不能够把这件事情和苏清说,毕竟是一个男人,在某些事情上还是不能够随便说出去的。

齐年北笑着说道:“我知道了,我们开始看书吧。”

齐年北看着自己手里的这本卷宗,忽然想到了一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这上面说了一个案子,当时的余杭县匪患严重,说实在话齐年北觉得余杭县这个地方还真是神奇,能够在这种王化之地出现这么多不一样的灾难,真是一件灾难。

当年的余杭县西北山区中,出现过这样一支山匪,山匪的势力庞大,有接近百人。

对于余杭县这样的地方来说,能够有这么多的山匪,而且还是那种在附近横行霸道的山匪,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刚来这里的许然,原本是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直到某一天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许然出门考察周围的民田,结果在路上的时候被人劫持了。

这种事情换做是别人,恐怕是不会被人记述的,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许然居然直接记述了这些事情,甚至于这本卷宗就是许然自己写的,许然对于这些事情的记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上面对于他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是有技术的,许然是这样说自己的,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后面还有这样的技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表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表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许然对这件案子的评价是全部是自己的罪过,但是因为这件案子处理的极好,所以就没有上报到刑部,但是齐年北看到这篇卷宗的第一眼,就觉得有些问题。

这篇卷宗说是匪徒,但是县志里面并没有记载,而且许然甚至于都是没有说出来那些山匪住在哪里,只是熟悉余杭县地形的人都知道,余杭县西北是有山,但是余杭县西北的山并不是属于余杭县的,相反,这些山属于余杭县的临县。

齐年北没想到自己翻看的第一本卷宗就是有问题的,这让齐年北都有些吃惊,总不能这些卷宗都是有问题的吧。

许然写到自己被带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狼环虎饲,而且对许然很不友好,哪怕不知道许然是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