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说道:“你确保他们会相信这件事情吗?”
“当然保证了,不然我还会做这件事情吗?其实这不过是欲盖弥彰的办法罢了。
吕氏春秋当中写过这样的内容,三曰: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犹其。存亡安危,勿求於外,务在自知。
这句话从尧舜的事情开始谈起,说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鼗,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尧舜汤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繇自知哉!荆成、齐庄自知而杀,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灭,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败莫大于不自知。
其中有过这样的一句话,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可以用来让对方知道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做事情。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恶人闻其过尚犹可。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之智也。至於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於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於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於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文侯微翟黄,则几失忠臣矣。上顺乎主心以显贤者,其唯翟黄乎?
其中我觉得最主要的那句话,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其余的话都是劝解君主不要闭塞言论,和我们有关系,但是不是用到现在的地方,现在的说起有很多是需要去处理的,但是这些事情可还没有到了这种程度,可是我们确实可以用这句话去做这样的事情,对方既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那么我们就说出来一些让他们无法反驳,但是又不敢承认的事情,最后只得让他们承认。”
张峰说道:“可是这和掩耳盗铃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说的事情和掩耳盗铃不仅和你没有关系,而且你还忘记了掩耳盗铃是贬义的,你还是不太擅长有关于这些方面的内容。”
齐年北摇了摇头,说道:“我并没有说错,是大人会错我的意思了,我是这样决定这件事情的,我之所以要说掩耳盗铃,是因为我要让他们觉得我在掩耳盗铃。”
张峰说道:“让他们觉得你在掩耳盗铃?你打算怎么做这件事情?”
“其实很简单,只要让他觉得我在装作什么事情都知道的情况下,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的,那么他就会对我放下戒备了,只是他到时候就会明白我并不是在装傻了,所以我到时候就可以用这些话让他明白我并不是撒谎,虽然我装傻的时候,他可能会有所怀疑,但是有些时候,那会是他最后能够把握的机会,要是他不把握这个机会的话,他会是什么下场,你也是清楚的。”
“可是他也算是我们的人,而且你昨天说的那些话他还是记得的。
你对于案情的评价实在是太过于具体了,有很多内容其实没有必要去讲述的,但是你还是讲述了。我记得你是如此讲述的。
你说自己完全可以确认死者是被人绑缚之后进行了逼问的,要是真是被审问的话,按照常理来讲,无论如何都是要留下来一些痕迹的。可是为什么死者的身体并没有被审问之后留下来的伤痕,随后我就开始回想自己在死者脏腑当中发现的伤势,可是你并没有发现任何的损伤,甚至于连任何的轻微的痕迹都没有留下。这句话不正是说明了你已经觉得死者的死因就是这个,也怀疑到了死者知道了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