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方面,妤兰并未闲着。她暗中派遣亲信前往各地,密切关注并详细记录每个皇子皇孙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她要透过这些细微之处,洞察众人真实的品性和能力,从而挑选出那个足以扛起王朝大旗的天之骄子。
在她心里,未来的君主不仅要有治理天下的能力,更要有一颗悲悯苍生的心。她期待着有人能脱颖而出,在自己最后的时光里顺利交接皇权,确保百姓能安居乐业。
更令她感到瞠目结舌的是,那位高宗赵构竟然送来了一名已然将近九岁的女童!
随女童而来的信笺之上赫然写道:“此乃吾之孙女,天生聪慧过人、颖悟绝伦,定能助吾妹化解燃眉之急。”
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难道那赵构不清楚自己在世人眼中早已如同死人一般吗?
她满心狐疑地继续阅读下去,只见信中言道,他自知命不久矣,故而恳请能见上一面。
权衡再三之后,她怀揣着自己精心书写的字作,前往面见赵构,并将其当作一份特殊的“作业”呈交上去。
然而,当赵构看到她的字时,却毫不留情地放声大笑起来,直言不讳地评价道:“汝之字迹,依旧丑陋至极啊!”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语气严肃地问道:“莫非你期望你所倡导的女子科考最终会被后世的皇帝弃如敝履,束之高阁不成?亦或是你苦心制定的所有制度皆被他们彻底推翻?还有,你可有想过自己百年之后的种种事宜呢?”
身后之事对于她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等到她离世之时,又怎能知晓世间众人会如何评判她这一生呢?
唉!毕竟那都是身死之后所遗留下来的声名罢了,即便想要插手也是鞭长莫及啊。正如则天皇帝曾经所言:“是非功过,皆交由后人去评说吧!”
然而,他说得没错!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终于下定决心采取行动。
就在隔天,她悄然地召集了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前来觐见。
当这些大臣们踏入宫殿,看到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先皇时,一个个都故作惊诧之态,仿佛见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景象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