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刀架在了刘简之的脖子上

日本正紧锣密鼓地准备战争,国内却还在歌舞升平。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我回来啦!”

门口突然传来刘简之的声音。由于过于专注,刘简之的汽车停在门口的声音,孟诗鹤完全没有听见。

孟诗鹤连忙关了收音机,迎到门口。

“饭做好了,快洗洗手,准备吃饭。”孟诗鹤说。

“什么味?”刘简之洗了手,一边问,一边走进膳室,在矮脚饭桌边盘腿坐下。

孟诗鹤端着一个方形木盘从厨房里出来,方形木盘里,放着味噌汤,炸天妇罗,蛋包饭、寿喜烧和日式煎饼,还有一个蓝花小酒瓶和两只酒杯。孟诗鹤将它们一一摆到矮脚桌上。然后在刘简之对面盘腿坐下。

“这些,全都是你做的?”刘简之问。

“不是我,还能是谁?”孟诗鹤说,“你尝尝,看地道不地道?”

刘简之先尝了尝味噌汤。

“怎么样?”孟诗鹤期待的问。

“嗯,有进步。”刘简之说。

“你再尝尝炸天妇罗?”孟诗鹤说。“尝尝味道正不正。”

刘简之尝了尝,点点头。

“这个天妇罗做的不错,高桥圭夫一定想不到这会是你做的。”刘简之说。顿了顿又问,“今天怎么想起做这么多菜?”

“你还记得高桥少佐闻到臭鳜鱼的味道,耸鼻子的事吗?”孟诗鹤问。

相传在200多年前,鱼贩每年入冬时,会将长江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因路途遥远,要走七八天才到徽州。为防止鲜鱼变质,鱼贩装桶时码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并经常上下翻动,鱼到徽州,鳃仍是红的,鳞不脱,质不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异味。

洗净之后,以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异味全消,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

这种臭鳜鱼的做法,也就自然而然地传到了南京。

刘简之当然听见过这个传说。

“高桥圭夫耸鼻子?有什么问题吗?”刘简之反问道。

“我怀疑高桥圭夫在中国闻到过臭鳜鱼的香味。”孟诗鹤说。“那条臭鳜鱼,说不定已经引起了他的怀疑……”

“是吗?我们今后得加倍注意了。”刘简之说。

刘简之拧开酒瓶,倒出一些酒水到小杯里,端起酒杯喝了一小口。

“这酒喝起来,没味道,太淡。”刘简之说。

“这是日本最正宗的清酒,你还说味道淡?”孟诗鹤问。

“还是老家的包谷烧好喝。去把高桥中佐送来的酒拿来喝了。”刘简之说。

“不行,你要当高桥的面,装着喝不惯东北酒的样子。”孟诗鹤说。

“好吧,”刘简之说。“今天就喝清酒。”

“我忘问你了,昨天,你去浅草寺了吗?”

“去了。”

“你确定杀死田村津喜的,一定是那个坂上大师吗?”

“我觉得是他。”

“你不是说,杀死田村津喜的那个人,只有三十几岁年纪吗?怎么又怀疑起那个算命老先生了?

“他那一把胡子,是伪装的!而且,他说的日本话,也带有东北口音。”

“你怀疑坂上是东北人?”

“八九不离十。”

孟诗鹤夹起一块日式烧饼,埋下头吃了一口。当她重新抬头,再看向刘简之时,突然一脸惊愕,表情被瞬间凝固了。

刘简之发现孟诗鹤神情有异,问道:“你……”

话没说完,刘简之已经感觉到,一把冰凉的利刃已经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