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明带着李大,仅揣着五百块钱,就来A市市区了。
虽然廖永明的确打算,拿着手里的二十多万拆迁补偿款,在A市市区里面也大干一场。
但他毕竟对市里的整体情况还不了解,所以在还没有做好全面调查之前,廖永明并不会轻举妄动。
既然要在A市市区待一段日子,廖永明自然不用急着去考察市场。
而是带着自己店里的烧鸡、零食等“特产”,以及廖父廖母给廖国华准备的鸡蛋、蔬菜等,先来到了廖国华与赵海平的家。
大姐廖国华与大姐夫赵海平,在A市棉纺厂一个负责研发布料,一个在采购科当科长,也算得上是骨干了。
再加上赵海平的父母也是棉纺厂的老职工,所以他们在棉纺厂家属楼,被分了一个四十平米的两室一厅。
按理说,这种家庭条件应该算是不错。
但这个两室一厅,平日里居然挤着一家八口。
包括大姐夫赵海平的父母,大姐夫妻俩以及他们的双胞胎儿子,另外还得加上赵海平的两个还未成家的弟弟。
廖永明当年上学时,其实还挺羡慕大姐家能住这样的房子的。
可如今有钱了,又住过三进大的院子。
廖永明此时再看这间房,只会觉得逼仄。
赵海平父母住一间卧室,大姐廖国华夫妻俩以及两个孩子住一间卧室。
大姐夫赵海平的两个弟弟,平时就只能睡在客厅里。
所以客厅里再加上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外加一个柜子摆上暖水瓶、搪瓷缸,整个客厅是真没可以下脚的地儿。
屋子虽然逼仄,但在大姐廖国华的操持下,整个屋子却处处透着整洁与温馨。
而且廖永明与李大此次来,也受到了大姐夫一家的热情招待。
虽然廖永明一进门,大姐夫赵海平的父母,也一直把眼神往廖永明带的东西上瞅。
但当大姐夫掏钱,让俩弟弟赶紧去买肉好包饺子,还必须去买一条鱼时。
廖永明发现,大姐夫的父母闻言,居然都没变脸色,反而还能笑呵呵的嘱咐俩小儿子多买点,而且还得挑新鲜的。
这一幕还挺稀奇的,因为在廖永明的印象中,大姐夫的父母并不是这么大方的人。
而且这年头去别人家做客,其实很少有人能给客人这么好的脸色。
廖永明不动声色的看了大姐一眼,却见大姐微微眯了眯眼,给了廖永明一个特别温柔的笑。
别的不说,光看大姐的状态,就知道大姐在赵家过得还算不错,廖永明对赵家所有人的态度,也就更好上了几分。
“永明、李大,鸡腿你们自己吃,用不着给孩子。”
“饺子多吃点,锅里还煮着好些呢。